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字千金

一字千金

此典指吕不韦召集门客汇编《吕氏春秋》这部书,并贴出告示:如有人增加或减少一个字,就奖赏给予一千金。后以此典比喻诗文精妙,一字不可改。吕不韦(?——前235年),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秦庄襄王时任为秦国相国(辅佐皇帝的最高官职),封文信侯。庄襄王死,太子秦王政幼年继位,即秦始皇。吕不韦继任相国,称为“仲父”。食邑有蓝田(今陕西蓝田西)十二县、洛阳(今河南洛阳)十万户,及燕国所献河间(今河北献县东南)十城作为封邑。门下有宾客三千。家僮万人。他命令宾客编著《吕氏春秋》,汇合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有杂家之称。当时,吕不韦就让他的门客把自己所见闻写下来,汇编成包括八览、六论、十二纪,共有二十多万字。认为它全部包含天地万物古今所有之事理,定名叫《吕氏春秋》。把它公布在咸阳(秦都,今陕西咸阳东北)城门边墙上,并悬赏一千金在上面,遍请各国游士宾客有学识之人,声称如果有人能对这部书增加或减少一个字,就奖赏给他一千金。此典又作“千金字”、“晞价咸阳市”、“吕览千金市”。

【出典】:

史记》卷85《吕不韦列传》2510页:“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全书分“八览”,内有《有始》、《孝行》、《慎大》、《先识》、《审分》、《审应》、《离俗》、《寺君》八卷;“六论”,内有《开春》、《慎行》、《贵直》、《不苟》、《以顺》、《士容》六卷;“十二纪”,内有《纪十二月》十二卷。这部书既有儒家学说,又有道、名、法、墨、阴阳各家学说,保存许多先秦旧说和古代史料)。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例句】:

南朝梁·钟荣《诗品》卷上:“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魂,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唐·崔融《嵩山启母庙碑》:“秦相之一字千金,叙其嘉应。” 唐·王维《上张令公》:“市阅千金字,朝开五色书。” 宋·黄庭坚《次韵答邢敦夫》:“不应太玄草,晞价咸阳市。” 明·徐渭《读问棘堂集拟寄汤君》:“即收吕览千金市,直换咸阳许座城。”


主谓 一个字值一千金。语本《史记· 吕不韦传》:“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后因以“一字千金”极言文章价值的高贵。南朝梁·钟嵘《诗品》:“陆机所拟十四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也指书法作品的珍贵。清·翟灏《通俗编·文学》:“王献之帖,扬州一老母,惠臣一餐,无以答其意,臣作一字,令就市��,近观者三,远观者二,未经数日,遂获千金。”△褒义。多用于文学方面。→一字一珠 ↔陈词滥调。 也作“一字值千金”。


【典源】《史记· 吕不韦列传》:“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又《文选·杨修〈答临淄侯笺〉》注引桓谭《新论》:“秦吕不韦请迎高妙,作《吕氏春秋》。汉之淮南王 (刘安),聘天下辩通,以著篇章。书成,皆布之都市,悬置千金,以延示众士,而莫能有变易者。”

【今译】 秦代吕不韦使其众门客合著《吕氏春秋》,集各家学说之大成,共有二十余万字。他让人将书公布在秦都咸阳城门之上,并悬挂千金,宣称能删改一字的予以千金重赏。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诗文精妙,一字不可易,价值极高。

【典形】 吕览千金市、千金字、晞价咸阳市、一字千金、不可刊一字,咸阳市。

【示例】

〔吕览千金市〕 明·徐渭《读问棘堂集拟寄汤君》:“即收吕览千金市,直换咸阳许座城。”

〔千金字〕 唐·王维 《上张令公》:“市阅千金字,朝开五色书。”

〔晞价咸阳市〕 宋·黄庭坚《次韵答邢敦夫》:“不应太玄草,晞价咸阳市。”

〔一字千金〕 唐·崔融《嵩山启母庙碑》:“秦相之一字千金,叙其嘉应。”


【词语一字千金】  成语:一字千金汉语词典:一字千金

猜你喜欢

  • 智周万物

    《易.系辞上》:“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后以“智周万物”谓无所不知。南朝 宋何承天《达性论》:“情综古今,智周万物。”主谓 周,周遍。对于万物无所不知。语本《易经·系辞上》:“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

  • 牛衣弊

    源见“牛衣对泣”。形容极端贫困。唐罗隐《寄袁皓侍郎》诗:“我寝牛衣弊,君居豸角危。”

  • 启予足,启予手

    启:开。 揭开衣衾看看我的脚和手。 古人用作临终的代称。语出《论语.泰伯》:“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朱熹集注:“曾子平日,以为身体受于父母,不敢毁伤,故于此使弟子开其衾而视之

  • 鲇缘竹

    同“鲇鱼上竹竿”。清冯桂芬《五十初度自题小影》诗:“一官蓬岛鲇缘竹,五载枌乡鼠啮藤。”【词语鲇缘竹】   汉语大词典:鲇缘竹

  • 临海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汉武帝元狩四年春,卫青、霍去病率大军再次出击匈奴。“军既还,天子曰:‘骠骑将军去病帅师……历涉离侯。济弓闾,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

  • 相圃

    同“矍相圃”。唐杨炯《遂州长江县孔子庙堂碑》:“命童子于云台,就门人于相圃。”亦泛指习射处。唐 贺敱《奉和九月九日应制》:“泽宫申旧典,相圃叶前模。”【词语相圃】   汉语大词典:相圃

  • 孔武有力

    《诗.郑风.羔裘》:“羔裘豹饰,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孔:甚、很。武:勇武、勇敢。后因以“孔武有力”形容十分威武而有力量。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鸦头》:“孜渐长,孔武有力,喜田猎,不务生产,

  • 淮阴人

    同“淮阴胯下人”。唐李白《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诗:“岂无横腰剑,屈彼淮阴人。”

  • 石壕村事

    唐杜甫《石壕吏》诗:“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又:“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后因以“石壕村事”借指百姓乱世遭殃。宋刘辰翁《水调歌头.陈平章即席赋》词:“闻说井阑沙语,感念石

  • 穆王八骏

    《列子.周穆王》:“王大悦,不恤国事,不乐臣妾,肆意远游。命驾八骏之乘……遂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穆天子传》卷一:“天子之骏,赤骥、盗骊、白义、踰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晋王嘉《拾遗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