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身二役

一身二役

也作“一身二任”、“一身两役”。即一人同时做两件事。南朝梁代张充,字延符,吴郡(今江苏苏州一带)人。少时,好逸恶劳,有一次他正左手驾鹰,右手牵狗,神气十足地来到西郊打猎。他父亲张绪见他如此,便幽默地说:“你一个人又牵狗又驾鹰,不是太劳累了吗?”张充连忙跪下对父亲说:“常言道三十而立,我今年二十九岁了,请允许我明年改正吧。”张绪说:“有了过错,能够改正,这是颜回才具有的品德!”到了第二年,张充果真加强了品德培养,奋发读书,尤其对《老子》、《易经》都有专门研究,终于成为知名学者。累官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一身二役”在这里指同时做两件坏事,贬意。后来也可表示能者多劳,同时接受两项任务。

【出典】:

梁书》卷21《张充传》327、328页:“充少时,不持操行,好逸游,绪尝请假还吴,始入西郭,值充出猎,左手臂鹰,右手牵狗,遇绪船至,便放绁(xiè泻,绳索)脱(gōu勾,臂套),拜于水次。绪曰:‘一身两役,无乃劳乎?’充跪对曰:‘充闻三十而立,今二十九矣,请至来岁而敬易之。’绪曰:‘过而能改,颜氏子有焉。’及明年,便修身改节。学不盈载,多所该览,尤明《老》、《易》,能清言,与从叔稷俱有令誉。”

【例句】:

唐·韩愈《圬者王承福传》:“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为也。”


猜你喜欢

  • 书痴

    对嗜书成癖、好学不倦的人的称呼。亦用来嘲笑只爱读书而不通世故的人。出自唐窦威的事迹。窦威,字文蔚,岐州平陵(在今陕西省)人。其家世为北朝贵族,诸兄皆喜武功,唯威喜爱读书,被称为“书痴”。入隋曾为秘书郎

  • 七札巧穿

    同“七札俱穿”。元袁桷《秋围》诗:“七札巧穿谁矢直,六鳌连举我竿长。”

  • 眉案相庄

    源见“举案齐眉”。指夫妻相互敬重。清尤侗《哭亡妇曹孺人诗》之十五:“闲居眉案整相庄,偶语诙谐嗔我狂。”

  • 澄之不清,挠之不浊

    澄:使液体中的杂质沉淀。 澄滤它,水也不变清;搅动它,水也不变浊。 比喻人的器量宽宏,有如江海。语出《后汉书.郭太传》:“叔度之器,汪汪若千顷之陂,澄之不清,挠之不浊,不可量也。’”南朝.齐.王俭

  • 祝禽疏网

    源见“网开三面”。喻帝王仁惠。唐骆宾王《又破设蒙俭露布》:“祝禽疏网,徒阙三面之恩;毒虺挻祅,逾肆九头之暴。”【词语祝禽疏网】  成语:祝禽疏网

  • 蒲柳悲

    源见“蒲柳姿”。对未老先衰的感慨。清蒲松龄《赠刘孔集》诗:“无复濠梁兴,空存蒲柳悲。”

  • 阿婆三五

    源见“东涂西抹”。指自己少年得意的时光。宋张孝祥《浣溪沙.再用韵》词:“细捻丝梢龙尾北,缓携纶旨凤池东。阿婆三五笑春风。”

  • 火色鸢肩

    同“鸢肩火色”。柳亚子《为苌碧题小影》诗:“雪泥鸿爪情难遣,火色鸢肩事有无。”

  • 唯唯否否

    《史记.太史公自序》:“太史公曰:‘唯唯,否否,不然。’”裴骃集解引晋灼曰:“唯唯,谦应也;否否,不通者也。”后因以“唯唯否否”形容虚与委蛇,佯应而不置可否。巴金《雾》八:“老头子的话似乎就不会有完结

  • 殚见洽闻

    见闻广博:无所不见,无所不闻。《文选.班固.西都赋》:“元元本本,殚见洽闻。”张铣注:“殚( ㄉㄢ dān 单),尽也;洽,遍也。”并列 见闻广博,无所不见无所不闻。语出汉·班固《西都赋》:“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