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过不父

一过不父

左传.昭公二十年》:“费无极言于楚子曰:‘建与伍奢将以方城之外叛,自以为犹宋、郑也,齐、晋又交辅之,将以害楚,其事集矣。’王信之,问伍奢。伍奢对曰:‘君一过多矣,何信于谗?’王执伍奢,使城父司马奋扬杀大子。未至,而使遣之。三月,太子建奔宋。”杜预注:“一过,纳建妻。”

多,重:“一过多矣”指楚平王纳太子建之妻的过错严重。后用为咏君父纳子妻有失父道之典。

宋.杨万里《诚斋集》四二《浯溪赋》:“观其一过不父,日杀三庶,其人纪有不斁矣夫!”其,此指唐玄宗,玄宗纳子寿王之妻杨氏为妃。斁,音dù,同度。


【词语一过不父】  成语:一过不父汉语词典:一过不父

猜你喜欢

  • 敢怨而不敢言

    同“敢怒而不敢言”。宋邓牧《伯牙琴.吏道》:“吏无避忌,白昼肆行,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诛。”并列怨,怨恨,极不满。内心怨恨或不满,但不敢说出。宋·邓牧《伯牙琴·吏道》:“吏无避忌,白昼肆行,

  • 回文织锦

    同“回文诗”。明谢谠《四喜记.翠阁耽思》:“欲待回文织锦,怎织得几许相思!”见“织锦回文”。元·王实甫《西厢记》3本3折:“只为你彩笔题诗,~,送得人卧枕着床,忘餐废寝。”【词语回文织锦】  成语:回

  • 骑鹤化

    元.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二《夫妇入道》:“王氏守素,钱塘民家女。其夫丁,弃家为全真道士于吴山之紫阳庵。一日,召守素入山,……坐抱一膝而逝。方外者流谓之骑鹤化。”道士称安坐而死叫“骑鹤化”。后因用为称

  • 箭定天山

    唐代薛仁贵事。《新唐书.薛仁贵传》:“时九姓众十余万,令骁骑数十挑战。仁贵发三矢,辄杀三人。于是虏气摄,皆降。……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 朝会

    诸侯朝见天子,三年一朝,六年一会。《左传.昭公十三年》:“是故明王之制,使诸侯岁骋以志业,间朝以讲礼,再朝而会以示威,再会而盟以显昭明,志业于好,讲礼于等,示威于众,昭明于神,自古以来,未之或失也。”

  • 噬指弃薪

    《后汉书.周磐传》附“蔡顺”:“(顺)少孤,养母。尝出求薪,有客卒(音cù,同猝,突然)至,母望顺不还,乃噬(音shì,咬)其指,顺即心动,弃薪驰归。”此事,又见载于《白孔六帖》。后因以“噬指”指母子

  • 毁方

    源见“毁方瓦合”。谓毁弃立身行事的准则。明文徵明《周康僖公传》:“事有义命,毁方以求济,如义何?”【词语毁方】   汉语大词典:毁方

  • 钻穴

    同“钻穴逾墙”。《剪灯新话.联芳楼记》:“非不知钻穴之可丑,韫椟之可佳也。”清蒋士铨《临川梦.续梦》:“谁钻穴,是金枝贵婿,恁地无状。”【词语钻穴】   汉语大词典:钻穴

  • 鸡口牛后

    原作“宁为鸡口,无为牛后”。鸡口,鸡进食处;牛后,牛排便处。意谓宁可为小国之君以保持自主,不愿作大国附庸而受制于人。或作“宁为鸡尸,无为牛从”。公元前333年,苏秦说服燕、赵、楚、齐四国推行合纵政策之

  • 亡戟得矛

    《吕氏春秋.离俗》:“齐晋相与战,平阿(战国齐邑)之余子(周代兵役制度规定每户以一人为正卒,余者为羡卒,即余子),亡戟得矛,却而去,不自快,谓路之人曰:‘亡戟得矛,可以归乎?’路之人曰:‘戟亦兵(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