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东道主

东道主

本指东路上的主人。后泛指居停主人,亦称以酒食请客者为东道主。公元前630年,秦、晋两国合兵伐郑。在兵临城下之际,郑文公派遣烛之武夜往秦营对秦穆公说:“秦晋两大国攻打郑国,郑国肯定灭亡。如果灭掉郑国对你有好处,你劳师动众当然值得。但是,晋国在我们两国之间,要把郑国收归秦有,您知道这是无法办到的。这样看来,您又何必灭郑而便宜晋国呢?晋国实力增强一分,您的国力就削弱一分。如果留下郑国作为东道主,你们如果有使者往来,郑国可以供应所需物品,这对你们没有任何坏处……秦穆公听了这番话非常赞成。立刻与郑人订立盟约并派兵帮其把守,自己则率军而还。

【出典】:

左传·僖公三十年》:“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倍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例句】:

唐·李白《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 明·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一二四《复杨都督书》:“武林游目,大是佳事,况重之以东道主哉”!


偏正 指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唐·李白《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诗:“君为~,于此卧云松。”△多用于称呼方面。也作“东道交”、“东道主人”。


生活中,以酒食请客者为 “东道主”,请客即为 “作东”、“做东道”。

东道”是什么意思呢? 怎么同请客有关系呢?

左传·僖公三十年》记载着这样一件事: 秦晋两国联合攻打郑国,郑国在危急之际派烛之武去离间秦晋联盟。烛之武对秦君说:“我们郑国跟你们秦国并不搭界,中间隔着一个晋国,如果我们郑国被灭亡了,只能是使晋国的版图扩大了; 晋国强大了,对你们秦国也会有威胁啊! 如果让我们郑国存在下去,那么贵国以后到东方远行的使者,在东道上如果缺吃少用,我们会提供、招待呀! 这对贵国有什么不好呢?”烛之武后面的话原文是: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 使者) 之往来,共 ( 供) 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郑在秦的东边,可以提供秦国使者的食宿,故称为 “东道主”,意即 “东边道上的主人”。秦君听罢此言,甚觉有理,便撤回了围郑之军,还派人帮助郑国守卫。

后世遂以用酒食招待客人 ( 请客) 者为 “东道主”。


【词语东道主】  成语:东道主汉语词典:东道主

猜你喜欢

  • 过五关,斩六将

    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经过一次次重大的斗争。《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叙述关羽在曹操处,当得悉刘备兵败后投在河北袁绍处,即写信辞别曹操,从河南许昌出发,护送刘备的二

  • 铜人流泪

    同“铜仙泪”。清钱谦益《甲午春日观吴园次怀人诗卷怆然有感次韵》:“铜人流泪自何年,历历开元在眼前。”

  • 操赢致奇

    同“操奇逐赢”。清王韬《平贼议》:“商人既能操赢致奇,转输乎远方,以供中国,则市无不足矣。”见“操奇逐赢”。【词语操赢致奇】  成语:操赢致奇汉语大词典:操赢致奇

  • 买牛卖剑

    同“卖剑买牛”。元 朱庭玉《青杏子.归隐》套曲:“归来好向森泉下,买牛卖剑,求田问舍,学圃耘瓜。”见“卖剑买牛,卖刀买犊”。元·朱庭玉《青杏子·归隐》:“归来好问林泉下,~,求田问舍,学圃耘瓜。”【词

  • 笑老韶

    源见“孝先便腹”。嘲人昼寝。宋苏轼《次韵刘贡父春日赐幡胜》诗:“脱冠径醉应归卧,便腹从人笑老韶。”

  • 越王尝胆

    同“卧薪尝胆”。唐刘长卿《登吴古城歌》:“越王尝胆安可敌,远取石田何所益?”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原意是前代贤君既不复可见,后代贤君也来不及见到。慨叹自己生不逢时。 后也用以表示空前绝后的意思。语出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范凤仙《读书之乐

  • 钧天曲

    同“钧天广乐”。唐鲍溶《湘妃列女操》诗:“云和经奏钧天曲,乍听宝琴遥嗣续。”【词语钧天曲】   汉语大词典:钧天曲

  • 沉灶生蛙

    参见[沉灶产蛙]。晋.成公绥《阴霖赋》:“百川泛滥,潢潦横流,沉灶生蛙,中庭运舟。”见“沉灶产蛙”。晋·成公绥《阴霖赋》:“百川泛滥,潢潦横流,~,中庭运舟。”【词语沉灶生蛙】  成语:沉灶生蛙汉语大

  • 虎头燕额

    见“燕颔虬须”。明·无心子《金雀记·掷果》:“我~,羞杀他脸似桃花。”【词语虎头燕额】  成语:虎头燕额汉语大词典:虎头燕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