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乐不可支

乐不可支

支,支撑,形容快乐到了极点。张堪,字君游,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光武帝时,先后任蜀郡太守、渔阳太守等职。为官清廉,下属官员、百姓对他都十分拥护。在任渔阳太守期间,有一次匈奴曾以万骑入袭内地。张堪有勇有谋,率领数千骑进行反击,将匈奴打得大败。边境十分太平。他还于附近开渠引水,灌溉稻田八千余顷,使得当地人民富裕起来。当地百姓编民歌称赞他“桑树没有闲的枝,棵棵麦子结双穗。张君管事管得好,百姓乐得站不起来了。”

【出典】:

后汉书》卷31第1100页《张堪传》:“匈奴尝以万骑入渔阳,堪率数千骑奔击,大破之,郡界以静。乃于狐奴开稻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支。’视事八年,匈奴不敢犯塞。”

【例句】:

唐·裴度《途经洛中相见联句》:“予自到洛中,与乐天为文酒之会,时时构咏,乐不可支。”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四回:“兰言夫人听了宝云夫人之话,正中心怀,乐不可支,如何肯去拦阻。”


述补 快乐到支撑不了的地步。形容快乐之极。语出汉·班固《东观汉记·张堪传》:“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张君为政,乐不可支。”白先勇《孽子》:“正当大家~,拍手喝彩,他却跳下桌子,一个人头也不回的走掉了。”△多用于快乐的程度。→乐不可言 欣喜若狂 喜不自胜 捧腹大笑 ↔苦不堪言 痛楚彻骨 悲痛欲绝 悲不自胜怒不可遏 痛不欲生 泫然流涕


解释支:支持,支撑。形容快乐到极点。

出处后汉书·张堪传》:“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张君为政,乐不可支。’”

张堪,东汉南阳宛地人。他年幼丧父,把父亲留给自己的遗产都让给了哥哥。十六岁开始到长安读书,志行高洁,大家称他为“圣童”。

张堪在朝廷任职后,随大司马吴汉征讨盘踞成都的公孙述。半路上,吴汉见军粮已经快要吃完,就打算退兵。张堪赶紧前去劝阻,陈述了公孙述必败的道理,吴汉才又继续前行。后来果如其言,公孙述在战斗中被打死,汉军攻克了成都。张堪作为蜀郡太守接管府库,核对珍宝账目,尽数造册上交,秋毫无私。后来,张堪又任渔阳太守。他在那里打击狡猾奸诈之徒,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得到百姓的拥护。匈奴曾经派遣上万骑兵来进攻,被张堪带领几千骑兵以少胜多,彻底击溃,从此渔阳人民可以安心进行生产和生活。此后,张堪又开垦荒地,鼓励耕种,在他管理的地方,老百姓生活安定富裕。于是百姓歌颂他说:“桑树没有闲枝条,麦子都长两个穗。张公勤政又为民,我们高兴得不得了。”他在渔阳八年,匈奴不敢再来侵袭骚扰。

后来有一次,皇帝召见各郡的财务官员,向他们询问各郡长官是否称职。蜀郡的樊显说:“现在的渔阳太守张堪,以前在蜀郡时,能够用仁爱教化民众,能够用威严震慑奸猾。以前打败公孙述后,成都的奇珍异宝堆得像山,其中像珠宝美玉这样抓在手里就能带走的小东西,随便拿一些就够十辈人享用,但是张堪秋毫无犯。他离任时坐的是破车,随身带的只有一条破布口袋而已。”皇帝听后叹息了很久,正打算征召张堪到京城,张堪却不幸在这时病死了。樊显因为反映了这一情况,也被任命为县长。


【词语乐不可支】  成语:乐不可支汉语词典:乐不可支

猜你喜欢

  • 陇驿传梅

    同“陇头音信”。宋贺铸《雨中花》词:“忍过阳台折柳,难凭陇驿传梅。”

  • 衒鬻

    同“衒玉自售”。宋 王闢之《渑水燕谈录.名臣》:“祥符中,王沂公奉使契丹,馆伴耶律祥颇肆谈辨,深自衒鬻,且矜新赐铁券。”【词语衒鬻】   汉语大词典:衒鬻

  • 贯朽粟陈

    《史记.平准书》:“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后以“贯朽粟陈”形容财粮富足。宋汪应辰《应诏陈言兵食事宜》:“以文 景轻徭薄赋,而贯朽粟陈。”见“贯朽

  • 群贤推郤诜

    《晋书.郤诜传》:“吏部尚书崔洪荐诜为左丞。及在职,尝以事劾洪,洪怨诜,诜以公正距之。……洪闻而惭服。累迁雍州刺史。……诜在任威严明断,甚得四方声誉。”晋郤诜历任左丞、刺史,十分公正廉明,得到群贤推崇

  • 方召

    《诗.小雅.采芑》:“方叔莅止,其车三千,师干之试。”《诗》序:“《采芑》,宣王南征也。”《诗.大雅.江汉》:“江 汉之浒,王命召虎,式辟四方,彻我疆土。”《诗》序:“《江汉》,尹吉甫美宣王也。能兴衰

  • 狐父之盗

    《吕氏春秋.介立》:“东方有士焉,曰爰旌目,将有适也而饿于道。狐父之盗曰丘,见而下壶餐以?之。爰旌目三?之而后能视,曰:‘子何为者也?’曰:‘我狐父之丘也。’爰旌目曰:‘嘻!汝非盗邪,胡为而食我,吾义

  • 馆娃宫

    源见“西施”。春秋时吴国宫名。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吴俗称美女为娃,故名。文人常用以抒发朝代兴亡的怀古之情。宋孙光宪《思越人》词之一:“古台平,芳草远,馆娃宫外春深。翠黛空留千载恨,教人何处相寻?”明唐

  • 濯溉

    《诗.大雅.泂酌》:“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溉。”毛传:“溉,清也。”原谓洗涤,后引申比喻栽培、提拔。《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是以伍员濯溉于宰嚭,张 王抚翼于陈相。”李善注:“言宰嚭由伍

  • 龙巾拭吐

    宋.刘斧《摭遗》:“(李白)曰:‘曾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授砚,力士抹靴,天子殿前,尚客走马,华阴县里,不得我骑驴?’”(曾慥《类说》卷三十四)李白失意游华山,骑驴打从华阴县衙经过,县令以为不敬,派

  • 疏氏

    源见“二疏还乡”。指功遂身退,及时归隐的疏广、疏受。唐韦应物《奉酬处士叔见示》诗:“即此同疏氏,可以一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