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二龙

二龙

世说新语.赏誉》:“谢子微见许子将兄弟曰:‘平舆之渊,有二龙焉。’”南朝梁刘孝标注引《汝南先贤传》曰:“谢甄字子微,汝南邵陵人。明识人伦,虽郭林宗不及甄之鉴也。见许子将兄弟弱冠时,则曰:‘平舆之渊有二龙。’……许虔字子政,平舆人。体尚高洁,雅正宽亮,谢子微见虔兄弟叹曰:‘若许子政者,榦(音hàn,主幹,引申指栋樑材)国之器也。’虔弟劭,声未发时,时人以谓不如虔。虔恒抚髀称劭,自以为不及也。释褐为郡功曹,黜奸发恶,一郡肃然,年三十五岁卒。”《海内先贤传》曰:“许劭字子将,虔弟也。……邵陵谢子微高才远识,见劭十岁(十八岁?)时,叹曰:‘此乃希世之伟人也。’”

东汉时,许虔和其弟许劭以才识名节著称于当世,汝南谢甄称之为“平舆之渊有二龙”。后因用为赞誉兄弟并有才名德行之典。

唐.李白《鲁中送二从弟赴举之西京》:“复羡二龙去,才华冠世雄。”


【词语二龙】   汉语词典:二龙

猜你喜欢

  • 廖井

    源见“丹砂井”。指传说中廖家含丹水井,人食其水可长寿。宋苏轼《和陶潜读山海经诗》之八:“廖井窖丹砂,红泉涌寻常。”【词语廖井】   汉语大词典:廖井

  • 黼藻

    《书.益稷》:“藻火粉米,黼黻?绣。”孔传:“藻,水草有文者……黼,若斧形。”孔颖达疏:“黻谓两己相背,谓刺绣为己字。”后因以“黼藻”指花纹、雕刻、彩画之属。北齐刘昼《新论.因显》:“匠者采焉,制为殿

  • 善卷

    上古时候的隐士。《庄子.让王》:“舜以天下让善卷。善卷曰:‘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

  • 鸿书

    源见“雁足书”。敬称别人的书信。清袁枚《奉和李雨村观察见寄原韵》:“访君恨乏葛陂龙,接得鸿书笑启封。”【词语鸿书】   汉语大词典:鸿书

  • 吊柳会

    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四:“柳耆卿风流俊迈闻于一时,既死,葬于枣阳县花山。远近之人每遇清明日,多载酒肴饮于耆卿墓侧,谓之吊柳会。”宋人柳永,初名三变,以填词驰名当世。他与兄弟柳三复、柳三接合称“柳氏

  • 龙跃平津

    源见“丰城剑气”。指雷焕子雷华过延平津时,所佩龙泉剑堕入水中。唐王维《贺古乐器表》:“龙跃平津,实为宝剑;凫飞叶县,空馀素履。”

  • 亭伯辽东

    同“亭伯投荒”。唐李百药《途中述怀》诗:“伯喈迁塞北,亭伯之辽东。”

  • 姓丁黄鹤

    同“姓丁仙鹤”。唐鲍溶《寄卢给事汀吴员外丹》诗:“姓丁黄鹤辽东去,客倩仙翁海上人。”

  • 茂陵刘郎秋风客

    指汉武帝。武帝葬茂陵,又曾作《秋风辞》,故以称之。唐代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清代王琦汇解以为并非因作《秋风辞》而称之为“秋风客”,“谓其在世无几,虽享年久远,不过

  • 蠹居棋处

    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孽臣奸隶,蠹居棋处。”奸臣恶吏如蠧居棋布一样。喻邪恶之徒深入社会,散布各处。主谓 比喻坏人隐蔽深,分布广。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孽臣奸隶,~,摇毒自防,外顺内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