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人头畜鸣

人头畜鸣

史记.秦始皇本纪》后附文:“始皇既殁,胡亥(即秦二世)极愚,郦山未毕,复作阿房,以遂前策。云‘凡所为贵有天下者,肆意极欲,大臣至欲罢先君所为’。诛斯、去疾,任用赵高。痛哉言乎!人头畜鸣。”

秦二世胡亥继位后,右丞相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等曾劝谏他减轻赋税,减少兵役和徭役,停止阿房宫的修建。这正触怒了胡亥,他反诬李斯等诸大臣以不能禁止盗贼,欲罢先帝所为,上无以报先帝,次不为朕尽忠力的罪名,迫使去疾、冯劫自杀,又处死李斯。故附文斥胡亥空有人头,其颠倒善恶是非,胡言乱语,无异于畜类的鸣叫。

后因以指人的言行极端恶劣。

明.黄宗羲《朝议大夫……清溪钱先生墓志铭》:“臣观崔、魏乱政(明万历时,崔呈秀求为魏忠贤养子,相与谋害东林党人,为阉党魁首。他与魏忠贤狼狈为奸,结党营私,专断国事,朝政日益腐败),奄祠遍于天下,乾儿义子,人头畜鸣。”(见《南雷文案》卷八)。


其他 长着人的脑袋,说话却像牲畜叫。形容为人愚蠢,行为卑劣。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胡亥极愚……诛斯、去疾,任用赵高。痛哉言乎! 人头畜鸣。”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辩“文人无行”》:“造谣卖友,却已出于‘文人无行’之外,因为这已经是卑劣阴险,近于古人之所谓‘~’了。”△贬义。多用于描写愚笨卑鄙的人。→人面狗心 人面兽心 佛口蛇心 人头罗刹佛口蛇心 衣冠禽兽 ↔佛面慈心 慈眉善目


【词语人头畜鸣】  成语:人头畜鸣汉语词典:人头畜鸣

猜你喜欢

  •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

    《易.乾传》九五“疏”:“蚕吐丝而商弦绝,铜山崩而洛钟应。”(见《佩文韵府》卷八四“洛钟应”下引)《世说新语.文学》“殷(殷仲堪)曰:‘铜山西崩,灵钟东应,便是《易》耶(上文殷问远公《易》何以为体?答

  • 骊颔珠

    同“骊珠”。宋梅尧臣《和杨直讲夹竹花图》:“装成如得骊颔珠,谁能更问龙牙轴?”

  • 凫飞叶县

    源见“王乔凫舄”。指出任县令。唐岑参《崔驸马山池重送宇文明府》诗:“凤去妆楼闭,凫飞叶县遥。”

  • 凫仙

    源见“王乔凫舄”。美称县令。宋王炎《临江仙.吴宰生日》词:“三山来鹤驾,万户识凫仙。”

  • 试啼

    《晋书.桓温传》:“〔桓温〕生未期,而太原温峤见之,曰:‘此儿有奇骨,可试使啼。’及闻其声,曰:‘真英物也。’”后因以“试啼”谓测才具。宋邓剡《烛影摇红.雪楼得次子行台时治金陵》词:“摩挲老眼,曾识英

  • 武陵事

    源见“桃花源”。借指探奇揽胜。唐钱起《山居新种花药与道士同游赋诗》:“忽忆武陵事,别家疑数秋。”

  • 谈柄

    一作“讲塵( ㄓㄨˇ zhǔ 主)。谈话的时候手执麈尾,故称谈柄。清代高士奇《天禄志余》:“近人以口实为谈柄,或云笑柄,非也。古人清谈,多执麈尾,故有谈柄之名。《传灯录》栖云寺大朗法师每谈论,手执

  • 群虱处裈中

    象虱子藏在裤缝中。讥讽世俗之辈的苟安。《晋书.阮籍传》:“独不见群虱( ㄕ shī 失)之处裈( ㄎㄨㄣ kūn 坤)中,逃乎深缝,匿乎坏絮,……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裈裆。”裈:有裆的裤子。

  • 阅市

    《后汉书.王充传》:“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后以“阅市”为勤奋好学的典故。唐李瀚《蒙求》:“王充阅市,董生下帷。”【词语阅市】   汉语大词典:阅市

  • 北斗以南一人

    《新唐书.狄仁杰传》:“同府参军郑崇质母老且疾,当使绝域。仁杰谓曰:‘君可贻亲万里忧乎?’诣长史蔺 仁基请代行。仁基咨美其谊,时方与司马李孝廉不平,相语曰:‘吾等可少愧矣!’则相待如初,每曰:‘狄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