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修齐治平

修齐治平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本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省称。后泛指伦理哲学和政治理论。廖仲恺《孙文主义丛刊序》:“先生倡行易知难之说及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建国大纲,于修齐治平之道,已提其纲而挈其凡。”


并列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省称。修养自身,理好家政,治理国家,使天下安宁太平。语出《礼记· 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廖仲恺《孙文主义丛刊序》:“先生倡行易知难之说及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建国大纲、于~之道,已提其纲而洯其凡。”△多用于治国、治家。→齐家治国 平治天下 修身齐家


【词语修齐治平】  成语:修齐治平汉语词典:修齐治平

猜你喜欢

  • 乞丐之徒

    指乞求荣宠的可耻之辈。《晋书.杨骏传》:“然犹身极宠光,任兼文武,存荷台衡之寄,没有从享之荣,可谓无德而禄,殃将及矣。逮乎贻厥,乃乞丐之徒,嗣恶稔之余基,纵奸邪之凶德。”逮:及。贻厥:指子孙,语出《书

  • 宣室事

    同“宣室问鬼神”。唐方干《送郑端公》诗:“圣主伫知宣室事,岂容才子滞长沙。”

  • 贡禹冠

    源见“弹冠相庆”。比喻希望得到友人的提携。唐罗隐《酬高崇节》:“犹赖君相勉,殷勤贡禹冠。”

  • 忆牵黄犬

    同“叹黄犬”。唐白居易《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诗:“顾索素琴应不暇,忆牵黄犬定难追。”

  • 鸑鷟鸣岐

    同“岐山鸣凤”。《宋书.武帝纪中》:“周道方远,则鸑鷟鸣岐。”北周庾信《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鸑鷟鸣岐,实始维新之命。”【词语鸑鷟鸣岐】  成语:鸑鷟鸣岐汉语大词典:鸑鷟鸣岐

  • 服阕

    按封建礼制,父母死后须穿丧服守丧三年。三年后除去丧服,称“服阕”。阕:终。汉代应劭《风俗通.十反》:“贫士成冢立祀,三年服阕。”【词语服阕】   汉语大词典:服阕

  • 巨擘

    大拇指。又比喻出众的人物。《孟子.滕文公下》:“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朱熹集注:“言齐人中有仲子,如众小指中有大指也。”【词语巨擘】   汉语大词典:巨擘

  • 手版持倒

    同“手版倒持”。宋吴潜《永遇乐.会老香堂和美成》词:“书空底事?那堪手版持倒!今来古往,几见北邙人晓。”

  • 相斫书

    《三国志.魏书.王肃传》:“明帝时大司农弘农董遇等,亦历注经传,颇传于世”裴松之注引《魏略》:“豢(鱼豢,京兆人,撰写《魏略》五十卷)又常从问《左氏传》,禧(隗禧,字子牙,京兆人,是当时注述经书的学问

  • 卧看牵牛织女星

    牵牛织女星:古代神话传说: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红。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但使其一年一度相会。 卧看天上牵牛织女二星七夕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