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公孙跃马

公孙跃马

文选》卷四晋.左太冲(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刘宗下辇而自王。”唐.李善注:“《后汉书》曰:‘公孙述字子阳,扶风人也。王莽时为导江卒正,更始立,述持其地险众附,遂自立为天子。’”

东汉初,蜀郡太守公孙述依恃地险众附,自立为帝。左思在《蜀都赋》中形象地称他“跃马而称帝”。

唐.骆宾王《畴昔篇》诗:“诸葛才雄已号龙,公孙跃马轻称帝。”


【典源】 晋·左思《蜀都赋》:“至乎临谷为塞,因山为障。峻蛆塍埒,长城豁险,吞若巨防。一人守隘,万夫莫向。公孙跃马而称帝,刘宗下辇而自王。”

【今译】 汉代公孙述 (字子阳),王莽时任蜀郡太守,后来起兵,占据整个蜀地,自立为帝。左思《蜀都赋》有“公孙跃马而称帝”之句。

【释义】后以此典表现蜀地史迹。

【典形】 公孙跃马、跃马、跃马公孙、子阳跃马。

【示例】

〔公孙跃马〕 清·沈受宏《赠吴事衍》:“西南近日羽书传,重见公孙跃马年。”

〔跃马〕 唐·杜甫《阁夜》:“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跃马公孙〕 清·程嗣立《送边秀才入成都》:“卧龙丞相锦江水,跃马公孙白帝城。”

〔子阳跃马〕 清·王士禛《龙门阁》:“子阳昔跃马,妖梦成佁儗。”


【词语公孙跃马】   汉语词典:公孙跃马

猜你喜欢

  • 同声相应

    《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孔颖达疏:“同声相应者,若弹宫而宫应,弹角而角动是也。同气相求者,若天欲雨而础柱润是也。此二者声气相感也。”后多以喻志趣相同者互相呼应。《三国志.王粲等传论》:“昔

  • 师克在和,不在众

    克:制胜。 军队要克敌制胜贵在精诚团结,不在人数众多。语出《左传.桓公十一年》:“郧人军于蒲骚,将与随、州、蓼伐楚师。莫敖曰:‘盍请济师于王?’(斗廉)对曰:‘师克在和,不在众。商周之不敌,君之所闻

  • 中散虱

    《文选》卷四十三,三国魏.嵇叔夜(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危坐一时,痹不得摇,性复多虱,把搔无已,而当裹以章服,揖拜上官。三不堪也。嵇康曾任中散大夫之职。山涛迁官后,曾

  • 人乞祭馀

    源见“乞墦”。指乞讨别人残羹剩炙者。宋黄庭坚《清明》诗:“人乞祭馀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 毛遂堕井

    晋.葛洪《西京杂记》卷六:“赵有两毛遂,……野人毛遂堕井而死,客以告平原君,平原君曰:‘嗟乎!天丧予矣。’既而知野人毛遂,非平原君客也。”战国时候,赵国有两个人都叫毛遂。有一天,野人毛遂掉到井里淹死了

  • 三窟狡

    源见“狡兔三窟”。喻指多种为己安身立命、避祸求福的谋略。清李渔《获兔》诗:“非无三窟狡,人生又何常?”

  • 景行行止

    见〔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周粟

    源见“采薇”。周朝的禄食。后多指有气节者不愿接受的新朝的俸禄。唐李白《送张秀才从军》诗:“周粟犹不顾,齐珪安肯分?”五代詹敦仁《劝王氏入贡宠予以官作辞命篇》:“周粟纵荣宁忍食,葛庐频顾谩劳思。”【词语

  • 徐偃

    《尸子》卷下:“徐偃王有筋而无骨。”《荀子.非相》:“且徐偃王之状,目可瞻焉。”杨倞注:“徐,国名。僭称王。其状偃仰而不能俯,故谓之偃王。”后用以形容书法柔弱不挺之状。《晋书.王羲之传论》:“子云近出

  • 青鸾翼

    同“青鸟使”。宋周邦彦《还京乐.大石》词:“怎得青鸾翼,飞归教见憔悴。”【词语青鸾翼】   汉语大词典:青鸾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