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华亭鹤唳

华亭鹤唳

世说新语.尤悔》:“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

陆机遭诬陷,成为晋“八王之乱”的牺牲品。临刑时想起当年游华亭,听鹤唳之往事。后以此用为悲叹不知及早隐退而受谗言、慨叹平生的典故。

唐.李白《行路难》三:“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鸾何足道!”

李商隐《曲江》诗:“死忆华亭闻唳鹤,老忧王室泣铜驼。”


偏正 表示怀旧、想念之意。也常用来感叹世事变迁,仕途艰险,人生无常。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华亭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陆机于吴亡入洛以前,常与弟云游于华亭墅中。李白《行路难》之三:“~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多用于作感慨之辞。→鹤唳华亭 东门黄犬。也作“鹤唳华亭”。


【典源】《世说新语·尤悔》:“陆平原(机) 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注引《八王故事》曰:“华亭,吴由拳县郊外墅也,有清泉茂林。吴平后,陆机兄弟共游于此十余年。”晋·裴启《语林》曰:“机为河北都督,闻警角之声,谓孙丞曰:‘闻此不如华亭鹤唳。’故临刑而有此叹。”《晋书·陆机传》亦载。

【今译】 晋代陆机为河北大都督,率兵讨长沙王司马乂,列营自朝歌至河桥,鼓声闻数百里,后战败,被人进谗言,说他怀有异志,而被害于军中。临刑前,他感叹说:“想再听到华亭的鹤唳,哪里还能够呢?”华亭在吴地由拳县,陆机与其弟陆云曾在那里居住十余年。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做官被害,令人伤感、追悔; 或用以表现思念故土、旧游; 也以此咏鹤。

【典形】 悲鹤华亭、愁鹤唳、华亭别泪、华亭鹤、华亭鹤唳、华亭清唳、华亭日中言、华亭叹、华亭闻唳鹤、陆机禽、华亭归鹤怨、华亭一鹤、听华亭唳、华亭归梦、华亭闻鹤、鹤唳华亭。

【示例】

〔悲鹤华亭〕 宋·王安石《追伤河中使君修撰陆公》之三:“遂失词人空甫里,谩留悲鹤老华亭。”

〔愁鹤唳〕 清·王图炳《平原村》:“晚节不堪愁鹤唳,旧交闻已赋莼羹。”

〔华亭别泪〕 北周·庾信《鹤赞》:“九皋遥集,三山回归。华亭别泪,洛浦仙飞。”

〔华亭鹤〕 清·董以宁《行路难》:“后人更忆华亭鹤,前人已叹东门狗。”

〔华亭鹤唳〕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 华亭鹤唳,岂河桥之可闻!”

〔华亭日中言〕 清·黄鷟来《咏怀》之六:“华亭日中言,杀身讵云智。”

〔华亭叹〕 元·张养浩 《沉醉东风》:“李斯有黄犬悲,陆机有华亭叹。”

〔华亭闻唳鹤〕 唐·李商隐《曲江》:“死忆华亭闻唳鹤,老忧王室泣铜驼。”

〔陆机禽〕 宋·苏舜钦《寄守坚觉初二僧》:“情深张翰鲙,梦想陆机禽。”


【词语华亭鹤唳】  成语:华亭鹤唳汉语词典:华亭鹤唳

猜你喜欢

  • 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

    小道:小技艺。 虽是小技艺,也一定有可取的地方。 旧时儒家对技艺之事,虽不大力提倡,也不一概排斥。语出《论语.子张》:“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明.钟惺《语石

  • 南来鲤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双鲤鱼有两种说法;一是指用木板两块,刻成鲤鱼形,将书信夹在里面。一说是将书信结成鲤鱼形。后常以“鲤鱼”“鲤”用作书

  • 青鸟使

    《山海经.大荒西经》:“沃之野有三青鸟,赤首黑目,一名曰大鵹,一名少鵹,一名曰青鸟。”《注》:“皆西王母所使也。”汉.司马相如《大人赋》:“吾乃今目睹西王母皬然白首。载胜而穴处兮,亦幸有三足鸟为之使。

  • 缄题报亲爱

    《许迈别传》:“迈好养生,遣妻归家。东游,采药于桐庐山。欲断谷,以山近人,不得专一,移入临安。自以无复返,乃改名远游,书与妇别。”(引自《艺文类聚》卷二九)晋名士许迈,好学道养生,后与家中诀别,修书与

  • 亡羊补

    同“亡羊补牢”。清黄遵宪《罢美国留学生感赋》:“牵牛罚太重,亡羊补恐迟。”

  • 卧淮阳

    源见“卧治”。谓为官一方,政事清简,无为而治。宋苏辙《次韵张君病起》:“去卧淮阳从病守,功名他日许君期。”

  • 秦缓药

    源见“病入膏肓”。借指良医之药。宋陆游《卧病累日羸甚偶复小健戏作》:“病忽迨旬日,衰如增十年。难求秦 缓药,空负宋清钱。”

  • 凤凰诏

    同“凤书”。前蜀毛文锡《甘州遍》词:“破蕃溪凤凰诏下,步步蹑丹梯。”【词语凤凰诏】   汉语大词典:凤凰诏

  • 四海遏密八音

    四海:全中国。遏:绝。密:静。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质料所制乐器。后泛指一切音乐演奏。 全国停止举乐。 旧时形容国家元首之死。语出《书.舜典》:“二十有八载,帝乃徂落。百姓如丧考

  • 色如死灰

    形容面色惨白。《庄子.盗跖篇》:“孔子再拜趋走,出门上车,执辔三失,目茫然无见,色如死灰,据轼低头,不能出气。”见“色若死灰”。唐·皇甫枚《三水小牍·王知古》:“保母忽惊叫仆地,~。”【词语色如死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