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刘伶好酒”。形容纵酒放达。唐白居易《哭崔二十四常侍》诗:“伯伦每置随身锸,元亮先为自祭文。”
源见“罗含吞鸟”。喻才华非凡,文词华美。唐钱起《和刘七读书》:“梦鸟富清藻,通经仍妙年。”【词语梦鸟】 汉语大词典:梦鸟
参见:天高地迥见“天高地迥”。元·谷子敬《城南柳》3折:“谁着你锁鸳鸯系不紧垂杨线,今可去觅鸾胶续断弦,遮莫你上碧霄下黄泉,赤紧的~。”【词语天高地远】 成语:天高地远汉语大词典:天高地远
同“邹衍谈天”。唐李峤《夏晚九成宫呈同僚》诗:“枚藻清词律,邹谈耀辩锋。”【词语邹谈】 汉语大词典:邹谈
源见“王粲登楼”。王粲怀乡思归之作。唐刘沧《汶阳客舍》诗:“思乡每读《登楼赋》,对月空吟《叩角歌》。”【词语登楼赋】 汉语大词典:登楼赋
同“邯郸梦”。元张养浩《寨儿令.秋》曲:“同四皓访商颜,笑人间,无处不邯郸。”【词语邯郸】 汉语大词典:邯郸
喻不忘故旧。蓍簪:蓍草做的簪子。《韩诗外传》卷九:“孔子出游少源之野,有妇人,中泽而哭,其音甚哀。孔子怪之,使弟子问焉……妇人曰:‘向者刈蓍薪,而亡吾蓍簪,吾是以哀也。’弟子曰:‘刈薪蓍而亡蓍簪,有何
踏遍了千山万水,依然精神焕发,充满青春的活力。 表示革命者历尽艰苦而壮志不衰。语出毛泽东《清平乐.会昌》:“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温暖《今日大寨》(《光明日报》199
见〔吾见其进,未见其止〕。
同“东门黄犬”。清宋琬《满江红.题尤展成小像》词:“问朱门、高盖几人存,东门狗。”清董以宁《行路难》诗:“后人更忆华亭鹤,前人已叹东门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