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卧榻之侧

卧榻之侧

源见“卧榻之侧,岂容鼾睡。”床铺旁边。比喻距离很近或在自己管辖范围之内。姚雪垠《李自成》一卷二四章:“所以虽然这个寨位置在‘卧榻之侧’,相离很近,但闯王决定暂不攻打。”


偏正 在自己睡觉的床铺旁边。比喻自己管辖的范围之内。姚雪垠《李自成》1卷24章:“所以虽然这个寨位置在‘卧榻之侧’,相离很近,但闯王决定暂不攻打。”△多用于描写距离近。 →近在咫尺 ↔远在天边


【典源】 《类说》卷五十三引宋·杨亿《谈苑》:“开宝中,王师围金陵。李后主遣徐铉入朝,对于便殿,恳述江南事大之礼甚恭,徒以被病,未任朝谒,非敢拒诏。太祖曰:‘不须多言,江南有何罪? 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可许他人鼾睡?’”宋·岳珂《桯史》亦载。

【今译】 宋开宝八年,宋军进兵江南,包围金陵。南唐后主李煜急派徐铉入朝,向宋太祖赵匡胤恳告江南事宋之礼非常恭顺,只因有病,未来朝谒,并不是抗拒诏命。宋太祖说:“不必多说了,江南也没有什么罪。只是天下一家,卧榻旁边,怎能容别人鼾睡呢?”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自己的势力范围不容别人染指。

【典形】 鼾睡他人、那容鼻鼾存、他人鼾吾侧、酣卧榻侧、鼾睡卧榻侧。

【示例】

〔鼾睡他人〕 清·黄遵宪《上黄鹤楼》:“鼾睡他人同卧榻,婆娑老子自登楼。”

〔那容鼻鼾存〕 清·钱谦益《读建阳黄帅先小桃源记》:“包茅欲胙干鱼祭,卧榻那容鼻鼾存。”

〔他人鼾吾侧〕 清·丘逢甲《海军衙门歌》:“风云黯淡海无色,大有他人鼾吾侧。”


【词语卧榻之侧】  成语:卧榻之侧汉语词典:卧榻之侧

猜你喜欢

  • 倾柯卫足

    《左传.成公十七年》:“仲尼曰:‘鲍庄子之知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杜预注:“葵倾叶向日,以蔽其根。”孔子曾评论鲍庄子(牵,他被齐灵公砍断了脚)说:“鲍牵的见识还不如葵花,因为葵花尚且能用枝叶保护自

  • 鹤来华表

    同“鹤归华表”。刘泽湘《次哲夫韵》:“鹿走中原喧楚 汉,鹤来华表认家乡。”

  • 广寒宫

    旧称月中仙宫为“广寒宫”。旧题唐代柳宗元撰《龙城录.明皇梦游广寒宫》记唐玄宗于八月望曰游月中,见一大宫府,“榜曰:‘广寒清虚之府’。”唐代鲍溶《六宿水亭》诗:“夜深星月伴芙蓉,如在广寒宫里宿。”【词语

  • 以邻为壑

    壑(hè),坑谷,深沟。以邻为壑,原指拿邻国作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后比喻嫁祸于人。一个名叫白圭的治水专家对孟子说,我对洪水的治理超过了大禹。孟子说,你错了。大禹治理洪水,是循着水原来所走

  • 鸿陆

    源见“鸿渐”。指高位。北周庾信《小园赋》:“不雪雁门之踦,先念鸿陆之远。”《全唐文》卷九九四《珍州荣德县丞梁君墓志铭》:“鸿陆初渐,龙门早升。”《诗.豳风.九罭》:“鸿飞遵陆,公归不复,于女信宿。”毛

  • 沉李浮瓜

    三国 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后以“沉李浮瓜”指消夏饮宴。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日转午,脱巾散发,沉李浮瓜,宝扇摇纨素。”亦泛指消夏果品。《金瓶梅词话》二七

  • 馀音绕梁

    《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馀音绕梁?,三日不绝。”《太平御览》卷五七二引《洞冥记》:“〔王母〕歌声绕梁三匝,乃上旁梁,草树枝叶皆动。”后因以“馀音绕梁”形容歌声或

  • 不栉进士

    唐.刘讷言《谐噱录.不栉进士》:“关图有妹能文,每语人曰:‘有一进士,所恨不栉耳。’”栉是梳头发。古代男子把头发梳成髻,用簪簪住。后以不栉进士指有文才的女子。偏正 不绾髻插簪的进士。指有才学的女子。唐

  • 头出头没

    《五灯会元.投子同禅师法嗣》:“问:‘如何是清洁法身?’师曰:‘屎里蛆儿,头出头没。’”后用以比喻追随世俗。宋陈亮《乙巳秋答朱元晦秘书熹书》:“而秘书必谓汉 唐并无些子本领,只是头出头没,偶有暗合处。

  • 织素

    《玉台新咏》卷一《古诗八首》其一:“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古诗中常以“织素”表现被休弃的妇女工于纺织,善操家务。后世诗文中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