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反裘负刍

反裘负刍

晏子春秋.内篇上》:“晏子之晋,至中牟,睹弊冠反裘负刍者,息于途侧。晏子问曰:‘何者?’对曰:‘我越石父也。苟免饥冻,为人臣仆。’晏子解左骖赎之,载与俱归。”

又据汉刘向《新序.杂事二》说,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恃耶?’”

古人穿皮衣以毛朝外为正,故“反裘负薪”者是把毛朝里穿的。穿裘毛朝里,既贴近身体,又减少磨损,故说“臣爱其毛”。魏文侯却从另一方面指出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

后常用比喻愚昧或不知轻重本末倒置的行为。

汉.桓宽《盐铁论.非鞅》:“无异于愚人反裘而负薪,爱其毛,不知其皮尽也。”


连动 刍,柴草。反穿皮袄背柴,怕皮袄的毛磨坏。原比喻穷困。后又比喻愚昧不知本末。《晏子春秋·杂上》:“睹弊冠反裘,负刍息于途侧者,以为君子也。”《吕氏春秋·观世》:“晏子之晋,见~,息于途者,以为君子也。”△多用于轻重倒置方面。也作“反裘负薪”。


【词语反裘负刍】  成语:反裘负刍汉语词典:反裘负刍

猜你喜欢

  • 匏瓜徒悬

    《论语.阳货》:“子曰:‘……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佛肸(读bìxiē)派人来请孔子,孔子表示要去。但子路提出,夫子过去说过,对于曾做过坏事的人,君子就不该上其圈套。佛肸佔据中牟反叛,夫子为

  • 揭箧

    源见“胠箧”。指偷盗。也喻抄袭。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指瑕》:“又制同他文,理宜删革。若排人美辞,以为己力,宝玉大弓,终非其有。全写则揭箧,傍采则探囊。”【词语揭箧】   汉语大词典:揭箧

  • 左袒为刘

    袒(tǎn坦):裸露。此典指太尉(全国军事首脑)周勃在平定诸吕之乱时,命令军中说:“拥护刘氏的露出左臂!”后以此典比喻拥护正统,或偏袒一方。周勃(?——前169年),沛(今江苏沛县)人,年轻时以编织蚕

  • 系其尾

    《晋书.后妃上.惠贾皇后》:“惠贾皇后讳南风,平阳人也。……问同曰:‘起事者谁?’同曰:‘梁、赵。’后曰:‘系狗当系颈,今反系其尾,何得不然!’”赵王伦使齐王同入殿废后。贾后问谁是主谋,并说系狗不应系

  • 以官为氏

    官:官职。氏:姓氏。此典指布鲁海牙得官廉访使,遂以官名为姓氏。布鲁海牙(1197-1265年),畏兀儿人,世为畏兀儿国大臣。十八岁随该国亦都护归附蒙古,初以成吉思汗宿卫,扈从西征。后任职拖雷位下,充真

  • 温室树

    《汉书.孔光传》:“孔光字子夏,孔子十四世之孙也。……有诏光周密谨慎,未尝有过。……沐日(休沐之日,即假日)归休。兄弟妻子燕语(闲谈),终不及朝省政事。或问光:‘温室(汉时长乐宫中有温室殿,为汉武帝时

  • 桐材

    《诗经.鄘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桐树的木制成琴,音声胜过任何树木。故后用以指代琴之典。唐.杜牧《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将归郊扉言怀兼别示亦蒙见赠凡二十韵走笔依韵》:“弦泛桐材

  • 有孔铸颜

    源见“铸颜”。谓孔子培养造就了颜渊。借指良师教导有方。清钱谦益《太常寺少卿鹿公墓志铭》:“生不独生,有孔铸颜。”

  • 衔杯对刘

    《文选》卷四十七晋.刘伯伦(伶)《酒德颂》:“有大人先生……唯酒是务……先生于是方捧罂承槽,衔杯漱醪,奋髯踑踞,枕曲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晋代名士刘伶嗜酒,他著有《酒德颂》,其中有“衔杯漱醪”之

  • 面缚舆榇

    《左传.僖公六年》:“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绖,士舆榇。”杜预注:“缚手于后,唯见其面……榇,棺也。将受死,故衰绖。”又《昭公四年》:“〔楚灵王〕遂以诸侯灭赖,赖子面缚衔璧,士袒,舆榇从之,造于中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