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垂缨

垂缨

后汉书》卷三《章帝纪》:“诏曰:‘……往者妖言大狱,所及广远,一人犯罪,禁至三属,莫得垂缨仕宦王朝。’”

古人曾将系垂冠缨缨带作为官员的服饰标志。后以“垂缨”代指作官。

唐.鲍溶《秋思三首》其三:“百年夜销半,端为垂缨束。”


【词语垂缨】   汉语词典:垂缨

猜你喜欢

  • 玉汝于成

    又作“玉成”。原为爱之如玉,助之使成之意,后则泛指成全他人之意。周厉王在位时期,任用群小,贪财好货,人民辛劳。召穆公为此作诗对周厉王进行劝谏。他在诗中说,百姓实在太劳苦,该让他们都安宁。治下百姓要爱护

  • 先鞭

    《世说新语.赏誉》:“刘琨称祖车骑为朗诣”梁.刘孝标注引《晋阳秋》:“刘琨与亲旧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祖逖)先吾著鞭耳!’”又《晋书.刘琨传》:“刘琨字越石,中山魏昌人,汉中山靖王胜

  • 锻柳嵇

    源见“嵇康锻”。指行其所好而自得其乐之人。宋苏轼《试笔》诗:“是中有何好,而我喜欲迷。既似蜡屐阮,又似锻柳嵇。”

  • 于公门高

    同“于公高门”。清钱谦益《祖忠臣先赠中大夫制》:“于公之门已高,岿然绰楔;毕万之后必大,蔚矣云仍。”

  • 玉契

    《新唐书.车服志》:“皇太子以玉契召,勘合乃赴。亲王以金,庶官以铜,皆题某位姓名。”后因以“玉契”借指太子。宋范成大《东宫寿》诗:“视膳斑衣拱,传觞玉契将。”【词语玉契】   汉语大词典:玉契

  • 众煦飘山

    参见:众煦漂山【词语众煦飘山】  成语:众煦飘山

  • 江花

    同“江淹笔”。清熊文举《与减斋书》:“鲍锦不还,江花久萎,虽有一二剞存,无可为鸿巨道者。”

  • 贝锦

    同“贝萋”。明李开先《事定公评后序》:“贝锦百端,谗舌千丈,始之者一线,而引之者滔天。”【词语贝锦】   汉语大词典:贝锦

  • 楚宫腰

    《墨子.兼爱中》:“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又《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后因以“楚宫腰”称美女子纤细的腰肢,或代指美女。南

  • 挂剑之诺季札为之

    主谓 季札心许徐君以剑,徐君虽死,仍挂剑于其墓以守诺。后比喻不因情况有变而失信。语出《史记·吴太伯世家》:“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