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天台山

天台山

太平御览》卷四十一引《幽明录》:“汉明帝永平五年,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取谷皮,迷不得返。经十馀日,粮食乏尽,饥馁殆死。遥望山上有一桃树,大有子实,而绝岩邃涧了无登路,攀葛乃得至,啖数枚而饥止。体充复下山,持杯取水,欲盥漱,见芜菁(即大头芥菜)叶从山腹流出,甚鲜新,复一杯流出,有胡麻糁。相谓曰:‘此必去人径不远。’度山出一大溪。溪边有二女子,姿质绝妙。见二女子持杯出便笑曰:‘刘阮二郎捉向所失流杯来。’晨、肇既不识之,二女便呼其姓,似如有旧,相见忻喜,问:‘来何晚耶?’因要还家。家筒瓦屋,南壁及东壁下各有一大床,皆施绛罗,帐角悬铃,金银交错。床头各十侍婢,便勅(告诫)云:‘刘、阮二郎经涉山阻,向虽得琼实(指啖桃),尚虚弊,可速作食。’有胡麻饭、山羊脯,甚美。食毕行酒,有群女来,各持三、五桃子,笑而言:‘贺汝婿来!’酒酣作乐,刘、阮忻怖交并。至暮,令各就一帐宿,女往就之。言声清婉,令人忘忧。至十日后,欲求还去。女云:‘君已来是,宿福所牵,何复欲还耶?’遂留半年。气候草木是春时,百鸟鸣呼,更怀土求归甚苦。女曰:‘当如何?’遂呼前来女子有三、四十人,集会奏乐,共送刘、阮,指示还路。既出,亲旧零落,邑屋全异,无复相识,问得七世孙。传闻上世入山,迷不得归。”此事又见晋.葛洪《神仙传》。

这是一个人仙结合的美妙的神仙故事,说的是东汉永平年间,浙江剡县人刘晨、际肇,到天台山采药迷了路,遇到两个仙女,把他们邀到家中,美意盛情加以款待,后来便结为夫妇。半年后回到家中,人世沧桑,连一个相识的人也没有了,一打听,子孙已逾七代。后世文人在诗文中多用其事,常比喻男女之间美妙奇特的婚爱之事。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八出《题画》:“〔刷子序〕重来浑似阮刘仙,借东风引入洞中天。”第三十六出《逃难》:“望荒山野道,山境似天台。”


【词语天台山】   汉语词典:天台山

猜你喜欢

  • 王阳叹

    源见“王尊叱驭”。指畏险途之叹。唐陈子昂《送魏兵曹使嶲州得登字》诗:“勿以王阳叹,迢递畏崚嶒。”

  • 婢作夫人

    唐.张彦远《书法要录》三引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羊欣(南朝宋书法家)书如大家婢为夫人,虽处其位,而举止羞涩,终不似真。”袁昂评论羊欣书法,如“婢作夫人”没有大家风度。后因以讥笑刻意模仿,形容气

  • 庞公遗安

    《后汉书.庞公传》:“庞公者,南郡襄阳人也。居岘山之南,未尝入城府。夫妻相敬如宾。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不能屈,乃就候之。……因释耕于垄上,而妻子耘于前。表指而问曰:‘先生苦居畎亩而不肯官禄,后世何以遗

  • 孟姥

    唐.段公路《北户录.鸡骨卜》:“按,梁简文帝《船神记》云:‘船神名冯耳。”《五行书》云:‘下船三拜三呼其名,除百忌。又呼为孟公孟姥。’”姥,音mǔ。“孟姥”是神话传说中船神的名字。后将“孟姥”用作喻指

  • 豚子

    同“豚儿”。明章懋《与邓侍御书》:“仍令豚子,具词陈告,惟先生怜之念之。”【词语豚子】   汉语大词典:豚子

  • 止观

    佛家语。止谓止息妄念,观谓观智通达,契会真如。《大乘义章》:“守心住缘,离于散乱为止;止心不乱,故复名定。于法推求简择名观,观达称慧。”《止观辅行》:“止观不二,境智冥一。”【词语止观】   汉语大词

  • 衣冠墓

    同“衣冠冢”。柳亚子有《碧云寺谒孙先生衣冠墓》诗。【词语衣冠墓】   汉语大词典:衣冠墓

  • 桓山之泣

    同“桓山之悲”。《梁书.元帝纪》:“惵惵黔首,路有衔索之哀;蠢蠢黎民,家陨桓山之泣。”【词语桓山之泣】  成语:桓山之泣汉语大词典:桓山之泣

  • 牛涔

    源见“蹄涔”。指牛蹄印中积的水,比喻狭小的境地。常作自谦之词。唐黄滔《启卢员外》:“而滔牛涔浅狭,燕戏微茫,岂合攀投,徒为激切。”【词语牛涔】   汉语大词典:牛涔

  • 大中小隐

    王康琚《反招隐》诗:“大隐隐朝市,小隐隐薮泽。”白居易《中隐》诗:“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樊丘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古代文人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