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亲:亲近,偏爱。与:授与,赞助。 上天对人没有偏私,总是赞助有德之人。语出《老子》七九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史记.伯夷列传》:“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耶?”汉.刘向《说苑.敬慎》:“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戒之哉!戒之哉!”《文选.陈孔璋〈为袁绍檄豫州〉》李善注引《太公金匮》:“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今海内陆沉于殷久矣,何乃急急于元元哉!”《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夫天道无亲,惟与善人,不可不深防,不可不深虑。”鲁迅《故事新编.采薇》:“兄弟俩一同走到华山去,吃些野果和树叶来送自己的残年。况且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或者竟会有苍术和茯苓之类也说不定。”也引作〔天道无亲,唯德是与〕。义同。《国语.晋语六》:“范文子立于戎马之前曰:‘吾闻之,天道无亲,唯德是授。吾庸知天之不授晋且以劝楚乎?君与二三臣其戒之!’”《淮南子.诠言训》:“天道无亲,唯德是与。有道者不失时与人,无道者失于时而取人。”《隋书.文四子传.房陵王勇》:“勇尝文饰蜀铠,上见而不悦,恐致奢侈之渐,因而诫之曰:‘我闻天道无亲,唯德是与。历观前代帝王,未有奢华而得长久者。’”也单引〔天道无亲〕。《后汉书.李固传》:“孔子曰:‘智者见变思刑,愚者睹怪讳名。’天道无亲,可为祇畏。”


猜你喜欢

  • 坦腹王郎

    同“坦腹东床”。元郑光祖《王粲登楼》四折:“你做不得吐哺周公,我也弃不做坦腹王郎。”

  • 鲋蛰之穴

    《易.井》:“井谷射鲋。”孔颖达疏:“子夏传曰:井下虾䗫呼为鲋鱼也。”井底为井蛙蛰伏的窟穴,故用以代称井。唐黄滔《景阳井赋》:“盖悲鲋蛰之穴,不是龙潜之地。”【词语鲋蛰之穴】  成语:鲋蛰之穴汉语大词

  • 覆盆冤

    同“覆盆之冤”。清鲍桂星《莅楚训多士作拟香山新乐府.雀角》诗:“就中岂无覆盆冤,冤者不如伪者繁。”《歇浦潮》二回回目:“接匿名信老爷动怒,诉覆盆冤爱妾撒娇。”

  • 去兽

    同“去猛虎”。唐顾云《上池州卫郎中启》:“数间萤牖,犹存于去兽江边;一叶渔舟,尚系于还珠岸下。”

  • 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就:靠拢。日:太阳。 靠拢他就像葵藿向阳一样,仰望他就像百谷盼望云雨一样。 形容德高望重,深得民心。语出《史记.五帝本纪》:“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司马贞索隐:“如

  • 唾手

    又作“唾掌”。把唾液吐在手掌上。比喻极易办到。《魏书.路思令传》:“有汤武之贤,犹须伊望之佐;尧舜之圣,尚有稷契之辅。得其人也,六合唾掌可清;失其人也,三河方为战地。”《新唐书.褚遂良传》:“讨其逆,

  •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孟子.离娄上》:“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顺:顺应;逆:违逆。意谓顺应天意就能够生存,违背天意就必遭到毁灭。明.无名氏《鸣凤记

  • 管仲相齐

    《史记.管晏列传》:“已而鲍叔(注:即鲍叔牙)事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齐桓公立,管

  • 廉蔺相让

    同“廉蔺在公”。唐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廉 蔺声相让,燕 秦势岂惧。”

  • 人比黄花瘦

    黄花:菊花。 多指妇女因爱情波折而变憔悴。语出宋.李清照《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元.王实甫《西厢记》五本一折:“裙染榴花,睡损胭脂皱;纽结丁香,掩过芙蓉扣;线脱珍珠,泪湿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