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妄自尊大

妄自尊大

喻没有能力,但却自命不凡,狂妄自负。王莽末,马援投隗嚣,为绥德将军。时公孙述称帝于蜀。隗嚣使其出使蜀中并观其虚实。马援与公孙述原是同乡,交情不错。这次出使,原想他会以老朋友身分招待马援。岂料公孙述竟“盛陈陛卫,以延援入,交拜礼毕,使援就馆。”尽管公孙述表示愿授马援以大将军。但马援认为,天下豪杰并起,公孙述不知虚心纳士,反而大摆其架子,这种人怎能得天下呢。因而坚辞不留,返回后对隗嚣说:“公孙述这个人就象井底之蛙,见识浅薄而又狂妄自大,我看还是一心一意与东方的刘秀搞好关系吧。”

【出典】:

后汉书》卷24第829页《马援传》:“是时公孙述称帝于蜀,嚣使援往观之。援素与述同里闬,相善。以为既至当握手欢如平生;而述盛陈陛卫,以延援入,交拜礼毕,使出就馆。……援晓之曰:‘天下雄雌未定,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因辞归。谓嚣曰:‘子阳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专意东方。’”

【例句】: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117回:“(艾曰)吾与汝(指钟会)官品一般,吾久镇边疆,于国多劳,汝安敢妄自尊大耶!”


偏正 狂妄地自高自大。语出《后汉书·马援传》:“子阳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三国演义》10回:“吾与汝官品一般,吾久镇边疆,于国多劳,汝安敢~耶!”△贬义。多用于描写狂妄自大。→自高自大 不可一世夜郎自大 ↔妄自菲薄 折节下士 屈己待人


解释狂妄自大。

出处后汉书·马援传》:“子阳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

马援是东汉著名将领,后世称为伏波将军。王莽篡汉后,马援曾在王莽部下任职。王莽垮台后,盘踞西州的隗嚣很敬重马援,就任命他做了自己的绥德将军,和他一起筹划策略,定夺大事。

当时公孙述在四川自立为皇帝,隗嚣派马援前去查探情况。马援原先和公孙述是同乡,相处很好,以为自己到成都后公孙述会像以前一样,和他手拉手攀谈叙旧。不料到了成都,公孙述大列警卫,派人带领马援去进见。见面礼仪结束后,又把马援送回住处。虽然招待丰盛,但马援对手下说:“天下胜负未定,公孙述不倾心结纳贤士,反而装模作样,大修边幅,自己把自己搞得像木偶一样端坐在那里等候别人来拜见。他怎么能长期留住天下的贤人呢?”随后,马援谢绝了公孙述的高官厚禄回到西州。马援对隗嚣说“公孙述是井底的青蛙,又狂妄自大,咱们还不如一心归附东方的刘秀。”

近义自高自大

反义妄自菲薄

例句

只要你怀有丝毫的骄傲之心,就会带来无法收拾的后果,此时你决不能妄自尊大。


【词语妄自尊大】  成语:妄自尊大汉语词典:妄自尊大

猜你喜欢

  • 文翁儒化

    同“文翁化俗”。唐杜甫《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诗:“诸葛 蜀人爱,文翁儒化成。”

  •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汉书.霍去病传》:“霍去病,大将(卫)青姊少儿子也。……去病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往。上(汉武帝)尝欲教之吴(吴起)、孙(孙武)兵法,对曰:‘顾(念,想)方略(指作战的策划、谋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

  • 投怀玉燕

    源见“玉燕投怀”。谓生子之喜。宋张元幹《瑶台第一层》词:“凤凰台畔,投怀玉燕,照社神光……庆生旦,正圆蟾呈瑞,仙桂飘香。”【词语投怀玉燕】   汉语大词典:投怀玉燕

  • 一身二役

    也作“一身二任”、“一身两役”。即一人同时做两件事。南朝梁代张充,字延符,吴郡(今江苏苏州一带)人。少时,好逸恶劳,有一次他正左手驾鹰,右手牵狗,神气十足地来到西郊打猎。他父亲张绪见他如此,便幽默地说

  • 圣门鸣鼓

    源见“鸣鼓而攻”。谓宣布罪状公开声讨。宋周密《齐东野语.作邑启事》:“每嗟民力,至叔世而张弓;欲竭吏能,恐圣门之鸣鼓。”

  • 犀火

    源见“犀照牛渚”。谓能洞察幽微之光。元傅若金《登岳阳楼》诗:“骊珠秋后冷,犀火夜深燃。”《玉娇梨》九回:“我小姐……一双识才的俊眼,犹如犀火。”【词语犀火】   汉语大词典:犀火

  • 脐燃郿坞

    源见“燃脐”。指元凶首恶伏法毙命。顾馀《咏古.董卓》:“脐燃郿坞留馀烬,化作残磷映水滩。”

  • 瑚琏之珍

    同“瑚琏”。前蜀韦庄《又玄集序》:“沙之汰之,始辨辟寒之宝;载雕载琢,方成瑚琏之珍。”

  • 卢扁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扁鹊过虢,虢太子死,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太子起坐。更适阴阳,但服汤二旬而复故。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扁鹊曰:

  • 潘郎泪满衣

    源见“潘岳悼亡”。借指丧妻之悲。唐温庭筠《和友人悼亡》:“玉貌潘郎泪满衣,画罗轻髩雨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