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尺二秀才

尺二秀才

宋.孙奕《履斋示儿编》卷九“声画押韵贵乎审”载:宋朝时候,杨万里有一次到湖南去主考漕试,他看到首名卷中答卷人把“盡”字写成了“尽”字,于是便除名不予录取了,并且说道:“明日揭榜,有喧传以为场屋取得个尺二秀才,则吾辈将胡颜。(胡,何;胡颜,有何脸面)?”

古代科考时,对文字的书写要求极为严格,卷中有俗字、别字、错字是不能被录取的,如果被录取了,一旦传扬出去,考官也将被人耻笑。“尽”是一个俗体字,当时还不能代替“盡”字使用。“尽”分拆开来就是“尺”、“二”,故杨主考对答卷人笑谑称之为“尺二秀才”。后常以此常讥讽写俗字或写错别字的人。


偏正 尺二,即指当时“盡”字的俗体“尽”字。讥讽写俗字的书生。宋·孙奕《履斋示儿编·文说·声画押韵贵乎审》:“先生见卷子上书‘盡’字作‘尽’,必欲摈斥。考官乃上庠人,力争不可。先生云:‘明日揭榜,有喧传以为场屋取得个~,则吾辈将胡颜?’竟黜之。”△用于讥讽。


【词语尺二秀才】  成语:尺二秀才汉语词典:尺二秀才

猜你喜欢

  • 休龙淫母

    《南史.后妃列传》载,路太后生孝武帝,孝武帝即位,尊其为太后。太后居显阳殿,上于闺房之内,礼敬甚寡,有所御幸,或留止太后房内,故人间咸有丑声。《魏书.岛夷刘裕传》载,刘骏“并与母同行,宣淫肆意。”南朝

  • 高厚

    《左传.襄公十六年》:“晋侯与诸侯宴于温,使诸大夫舞,曰:‘歌诗必类。’齐高厚之诗不类。荀偃怒,且曰:‘诸侯有异志矣。’”后因以“高厚”指诗作不佳。南朝梁元帝《金楼子.杂记上》:“何僧智者,尝于任昉坐

  • 星文动九霄

    同“星辰动”。宋杨亿《梁舍人奉使巴中》诗:“紫垣遣使非常例,应有星文动九霄。”

  • 推食解衣

    同“解衣推食”。《隋书.沈光传》:“帝每推食解衣以赐之,同辈莫与为比。”唐皇甫冉《送陆鸿渐赴越》诗序:“尚书郎鲍侯,知子爱子者,将推食解衣以拯其极。”并列 推,让。解,脱。让出自己的食物给我吃,脱下身

  • 相如沽酒

    源见“文君沽酒”。借指文人怀才未遇。元马致远《女冠子》套曲:“陈平宰社,买臣负薪,相如沽酒。”

  • 槎上张骞

    源见“乘槎”。指奉使远行之人。亦用以称美人的潇洒风度。宋 苏泂《摸鱼儿.忆刘改之》词:“任槎上张骞,山中李广,商略尽风度。”

  • 鲤书

    源见“鱼传尺素”。指书信。唐独孤及《为元相公祭严尚书文》:“鲤书遂绝,鸡黍无期。”【词语鲤书】   汉语大词典:鲤书

  • 引裙

    参见:牵裾

  • 好谋而成

    见〔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偏正 通过深思熟虑办好事情。语出《论语·述而》:“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旧唐书·李光进等传论》:“古所谓名将者,不必蒙轮拔距之材,拉虎批熊之力,要以义终始,~。”△

  • 北山猿鹤

    源见“北山移文”。指隐居不仕。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词:“更小隐,寻幽约。且丁宁休负,北山猿鹤。”【典源】 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使我高霞孤映,明月独举,青松落阴,白云谁侣?涧户摧绝无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