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立新意,提出独特见解。《世说新语.文学》:“王逸少(羲之)作会稽,初至,支道林(遁)在焉。孙兴公(绰)谓王曰:‘支道林拔新领异,胸怀所及乃自佳,卿欲见不?’”并列 创立新意,提出奇异见解。宋·杨万里
同“琴高乘鲤”。宋刘筠《赤日》诗:“争得琴高借双鲤,暂游姑射对冰姿。”
《尚书.商书.说命下》:“王曰:‘来汝说……若作酒醴,尔唯曲蘖;若出和羹,尔唯盐梅。’”旧题汉.孔安国传:“盐,咸;梅,醋。”据《尚书》载,殷高宗曾命傅说作相,并将他喻作调羹汤的调味品。后将“和羹”作
同“卧榻之侧,岂容鼾睡”。郑振铎《漩涡》二:“‘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希哲低声背诵着成语。”【词语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 成语: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汉语大词典: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
同“天汉浮槎”。宋刘炎《迩言》:“游吴山,翛然独坐,望海门二峰,隐然如天关,潮来喧如泻天潢,大舶高樯,往来出没,如泛天槎。”【词语天槎】 汉语大词典:天槎
《楚辞.招魏》:“帝告巫阳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魂魄离散,汝筮予之。’……巫阳焉乃下招曰:‘魂兮归来!’”巫阳,古时神话传说中的巫师,他曾奉天帝之命招魂。唐.韩愈《陆浑山火和皇浦湜用其韵》诗:“帝
津,渡口。问津,原指询问渡口。后用为探求途径或尝试的意思。孔子周游列国时,有一次看到长沮和桀溺两个人一起耕田,便让子路去打听渡口。长沮问子路,那个坐在车上手里执着马缰绳的人是谁?子路说,是孔丘。长沮又
《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后以“即温听厉”称面受尊长的教诲。宋 胡继宗《书言故事.会遇》:“不得即温听厉,良以为叹。”并列 接受尊者的当面教诲。语本《论语·子张》
《汉书.田千秋传》:“车千秋,本姓田氏,其先齐诸田徙长陵。千秋为高寝郎。”武帝时上书言事称旨,“无他材能术学,又无伐阅功劳,特以一言寤意,旬月取宰相封侯,世未尝有也。”“千秋为相十二年,薨,谥曰定侯。
参见:批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