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同“稀”。 最大的乐声听起来反而无音响。 比喻大“道”深邃,隐而不露。语出《老子》四一章:“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清.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木本第一》:“《花谱》云:‘海棠无香而畏臭,不宜灌
杀人像割草一样一点声音也没有。 表示杀人不算一回事。语出明.沈明臣《凯歌》:“狭巷短兵相接处,杀人如草不闻声。”鲁迅《三闲集.醉眼中的朦胧》:“知道人道主义不彻底了,但当‘杀人如草不闻声’的时候,连
源见“指鹿为马”。谓依仗权势,任意混淆是非。明冯梦龙《智囊补.察智》:“口变淄素,权移马鹿……如得其情,片言折狱。”【词语权移马鹿】 成语:权移马鹿汉语大词典:权移马鹿
《孟子.万章上》:“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汤使人以币聘之,嚣嚣然曰:‘我何以汤之聘币为哉?我岂若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哉?’汤三使往聘之,既而幡然改曰:‘与我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其
以:与,亲附。由:经由。安:安心。焉:怎么。廋( ㄙㄡ sōu ):隐藏。 考查他所交的朋友,观察他所走的道路,审度他的心情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这个人怎能隐蔽得住呢!这个人怎能隐蔽得住呢! 旧
源见“青藜照阁”。谓精心校勘书籍。清叶廷琯《吹网录.劫灰录补注跋》:“仆虽不才,固尝侍从兰台,校藜天禄。”【词语校藜】 汉语大词典:校藜
树叶落下,化为肥料,仍为根所吸收,喻事物终必归于本源。《荀子.致仕》:“水深而回,树落则粪本。”又作“叶落归根”。比喻不忘本源。
古时以火燃竹,毕剥有声,称为爆竹。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曰,……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心辟山臊恶鬼。”传说古代山中恶鬼‘山臊’最怕爆竹声,听到声响就吓跑。后来每到正月初一,人们就用爆
源见“闻韶忘味”。指孔子到齐国去听到《韶》乐后三月不知肉味。后用以形容乐曲的高妙尽美。北周庾信《贺新乐表》:“聘鲁请观,理当见其盛德;适齐忘味,定是知其尽美。”
同“青丝白马”。清归庄《清明日大雨震电戏为放歌》:“城头不过青丝骑,江上难牵锦缆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