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上读《子虚赋》而善之……乃召问相如,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也。请为天子游猎赋,赋成奏之。’上许,令尚书给笔札。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
《淮南子.原道训》:“任一人之能,不足以治三亩之宅也。”后因以“三亩宅”指栖身之地。唐王维《送丘为落第归江东》诗:“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词语三亩宅】 汉语大词典:三亩宅
同“钻穴逾墙”。指男女偷情。《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兄留丽人独居,难保无逾墙钻穴之事。”见“钻穴逾墙”。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彼妇之~,密会悲欢,何异狐之冶荡乎?”【词语逾
元.陶宗仪《辍耕录》:“曹操疑冢七十二,在漳河上。”魏曹操死后,怕人掘其墓,故作疑冢七十二。后因以咏墓地,或指曹操墓地。清.计东《邺城吊谢茂秦山人》:“生欲移家辞白雪,殁随疑冢对青枫。”清.陆次云《疑
源见“瓦釜雷鸣”。喻指艺术性较高和较低的文艺作品。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三:“试诵我诗一篇或一联,以见黄钟瓦缶,声调同异,则工拙两存乎心,所论公平,靡不服矣。”并列 比喻艺术性高超和低劣的作品。明·谢榛
源见“中流击楫”。表示立志报国、誓死收复失地的壮烈气概。明陈子龙《伤春》诗之五:“祖逖思横楫,逢萌忆挂冠。”
《汉书.兒宽传》:“兒宽,千乘人也。治《尚书》,事欧阳生。以郡国选诣博士,受业孔安国。贫无资用,尝为弟子都养。时行赁作,带经而锄,休息辄读诵,其精如此。”《三国志.魏书.常林传》、《晋书.皇甫谧传》亦
同“槐花黄,举子忙”。宋苏轼《和董传留别》:“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战国策.楚策三》:“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
偿:抵偿。 杀了人要抵命,欠了债要还钱。 宋元时熟语。表示理所当然。语出宋.洪迈《夷坚志支甲.卷三.方禹冤》:“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岂悠悠闲言词所可救解?”元.马致远《任风子》二折:“哦,可知道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