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拾尘

拾尘

吕氏春秋.任数》:“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无藜做的羹汤可斟),七日不尝粒(无米可食)。昼寝,颜回(孔子的学生)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须臾)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音kuì,进食于人)。’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音tái,火烟凝成的黑灰)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掇而饭之。’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了解)人固不易矣。’”又见《孔子家语》,汉.王充《论衡.知实篇》。

颜回有一次给孔子煮米饭,到快熟的时候,忽然烧火的一块煤灰落到了锅里。颜回觉得若不去掉,则饭被弄脏了,怎么端给先生吃呢?若丢掉吧,又觉得怪可惜的,便拣出那点弄脏的饭自己吃掉了。孔子在一旁看到后,竟误认为他是偷饭吃呢!

后以“拾尘”比喻由于误会而产生猜疑。晋.陆机《君子行》诗:“掇蜂灭天道,拾尘惑孔颜。”(见《陆士衡集》卷六)唐.李白《雪谗诗赠友人》:“拾尘掇蜂,疑圣猜贤。”


【词语拾尘】   汉语词典:拾尘

猜你喜欢

  • 杜瘦

    同“杜甫山”。清程先贞《乙未元旦》诗:“饭颗相逢怜杜瘦,糠稃自食逊陈肥。”

  • 鼋鼍梁

    同“鼋桥”。清 丘逢甲《放歌次实甫将别岭南韵》:“上天谁御蛟龙车?渡海谁架鼋鼍梁?”

  • 萧家菖蒲花

    《梁书.太祖张皇后传》:“后尝于室内,忽见庭前昌蒲生花,光彩照灼,非世中所有。后惊视,谓侍者曰:‘汝见不?’对曰:‘不见。’后曰:‘尝闻见者当富贵。’因遽取吞之。是月产高祖。”据《梁书》载梁武帝萧衍出

  • 昌亭旅食

    源见“昌亭之客”。谓寄人篱下。唐王勃《白下驿饯别唐少府》诗:“下驿交穷日,昌亭旅食年。”其他 昌亭,地名,指下乡(今属江苏淮阴)昌亭。寄食在下乡南昌亭长处。借指寄人篱下。唐·王勃《白下驿饯别唐少府》:

  • 二十四考中书

    考,考察。唐制,每年都要对各级官吏进行一次考绩。郭子仪在中书令任上长达二十四年,主持官吏考绩二十四次。后人遂以此词来称呼爵高权重、在位日久的大官。郭子仪事迹见“料敌如神”条。【出典】:《新唐书》卷13

  • 虚白室

    《庄子.人间世》:“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崔(譔)云:‘白者,日光所照也。’”《庄子.人间世》中以“虚室生白”比喻人的心境空明是可以生出光明来的。后遂用为心无杂念可

  • 鹏翼垂天

    源见“鲲鹏展翅”。喻大展宏图,建立功业。元张弘范《赴大名路任》诗:“鹏翼垂天今日志,马头洒泪故乡情。”

  • 上蔡犬

    同“上蔡苍鹰”。清曹尔堪《千秋岁引.警悟》词:“猛回头,上蔡犬,华亭鹤。”

  • 勿拜

    《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郑玄笺:“拜之言‘拔’也。”召伯有德政,人民爱之,不忍心拔除召伯曾在其阴下休息的甘棠树。后以“勿拜”指德政。唐李白《赵公西侯新亭颂》:“白以为谢公

  • 食蛤蜊

    同“且食蛤蜊”。鲁迅《送灶日漫笔》:“只是北京的饭店那么多,饭局那么多,莫非都在食蛤蜊,谈风月。”【词语食蛤蜊】   汉语大词典:食蛤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