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曳裾王门

曳裾王门

曳(yè叶):拖。裾(jū居):外衣的大襟。“曳裾”就是长襟拖地。“曳裾王门”描绘了出入王侯之门的形象,齐(治今山东临淄)人邹阳,善文辩。初从吴王刘濞(bì必),写有《上吴王书》,劝刘濞不要起兵叛汉。其中说道:“我听说蛟龙昂首奋翼,就会浮云雨雾顺势而来;圣明的王侯磨砺志节、提高道德,那么谋士贤臣就会慕名投奔。现在,如果我奋其智能,极尽谋虑,那么可在任何一个诸侯国博取官爵;如果我善于掩饰自己的内在想法,那么任何一个王侯之门我都可以曳裾而入,充当食客的。”后以“曳裾王门”为言奔走投靠权贵之门的典故。

【出典】:

汉书》卷51《邹阳传》2338、2340页:“邹阳,齐人也。”“其辞曰:‘……臣闻交(蛟)龙襄首奋翼,则浮云出流,雾雨咸集。圣王底(通“砥”,磨砺)节修德,则游谈之士归义思名。今臣尽智毕议,易精极虑,则无国不可奸(通“干”,干渴追求);饰固陋之心,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

【例句】:

唐·李白《行路难》之二:“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唐·杜甫《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鼓瑟至今悲帝子,曳裾何处觅王门。” 唐·顾况《闲居述怀》:“贫居谪所谁推毂,仕向侯门耻曳裾。” 唐·朱长文《送李司直归淅东幕兼寄鲍将军》:“会作王门曳裾客,为余前谢鲍将军。” 唐·吕温《道州酬送何山人之容州》:“匣有青萍筒有书,何门不可曳长裾。” 唐·韦庄《下第题青龙寺僧房》:“题柱未期归蜀国,曳裾何处谒吴王。” 宋·曾巩《简翁都官》:“倦游公府曳长裾,笑上扁舟指旧庐。” 清·顾炎武《酬李子德二十四韵》:“客舍轻弹铗,王门薄曳裾。”


述补 曳,拖;裾,衣服的大襟。奔忙于王侯权贵的门下。语本汉·邹阳《上吴王书》:“饰固陋之心,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唐·李白《行路难》诗:“弹剑作歌秦苦声,~不称情。”※曳,不读作zhuài。△多用于际遇方面。→趋炎附势 ↔贫贱骄人 曳尾涂中


【词语曳裾王门】  成语:曳裾王门汉语词典:曳裾王门

猜你喜欢

  • 绛幄

    同“绛帐”。清郑燮《赠高邮傅明府并示王君廷?》诗:“颇有王生者,曾经绛幄延。”

  • 刘伶病酒

    《世说新语.任诞》:“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

  • 杖挂青钱

    同“杖挂青蚨”。清吴嘉纪《立冬前一日过施弢若别墅看菊》诗:“杖挂青钱烦地主,风吹皂帽敝天涯。”

  • 得意扬扬

    扬扬:得意的样子。此典指晏婴的车夫因为能为他驾驶马车而表现得意的样子,甚为满意。晏婴(?——前500年),字平仲,夷维(今山东高密)人。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他父亲晏弱死后,晏婴继任为齐卿,历

  • 托骥尾

    《后汉书.隗嚣传》:“苍蝇之飞,不过数步,即托骥尾,得以绝群。”李贤注:“张敞书曰:苍蝇之飞,不过数步,自托骐骥之尾乃腾千里之路,然无损于骐骥,得使苍蝇绝群也。”张敞以苍蝇托于骥尾喻普通人与才智之士相

  • 五袴谣

    源见“歌五袴”。称颂地方官吏善政的歌谣。唐白居易《西楼喜雪命宴》诗:“歌乐虽盈耳,惭无五袴谣。”【词语五袴谣】   汉语大词典:五袴谣

  • 花朝月夕

    形容良辰美景。出自唐罗威的事迹。亦作“月夕花朝”。罗威,又作罗绍威,字端已,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北)人。其父即唐末魏博节度使罗弘信。唐昭宗光化元年(898年),罗弘信去世,罗威便袭父位。天祐二年(90

  • 三畏

    36 ① 儒家认为君子所应惧怕的三件事。《论语.季氏》:“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词语三畏】   汉语大词典:三畏

  •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

    绣:锦绣。这里代指官服。 旧时以身着官服,夸耀乡里,为人生最大乐事,故云。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资治通鉴.唐纪.高祖武德二年》:“(安)兴贵谢曰:‘臣闻富贵不归故乡

  • 没下梢

    宋代郭彖《睽车志》:“金主亮末年,自制尖靴头极长锐,云便于取?,而足指所不及,谓之不到头,又为短鞭,仅存其半,谓之‘没( ㄇㄟˊ méi 煤)下梢’。其后谕盟犯顺,果为其下所戕,死于江山。”亮: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