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杀妻求将

杀妻求将

指吴起为避嫌疑,杀死妻子以求重用。后以此典比喻追求名利,不惜干出伤天害理之事。吴起(?——前381年),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北)人。善用兵,初任鲁将,继任魏将,屡建战功,被魏文侯任为西河(今河南安阳)守。魏文侯死,吴起遭陷害,逃奔楚国,初为宛(今河南南阳)守,不久任令尹(楚国最高官职,掌军政大权),辅佐楚悼王实行变法。“明法审令”、“要在强兵”、“废公族疏远者”、强迫贵族到边远地区开荒。“捐不急之官”、裁减冗员、整顿统治机构。他的变法促进了楚国富强。楚悼王死,吴起被旧贵族杀害,变法失败。战国初,齐国人攻打鲁国,鲁国君打算让吴起担任主将,但吴起曾娶了齐国贵族田氏女妻,鲁国有些人怀疑他。这时,吴起一心想成名立业,就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借此表明不亲附齐国。鲁国终于任用他做了主将。吴起领兵进攻齐国,大败齐军。

【出典】:

史记》卷65《孙子吴起列传》2165页:“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例句】: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段灼传》:“吴起贪官,母死不归,杀妻求将,不孝之甚。”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86回:“穆公谓曰:‘吴起杀妻以求将,此残忍之极,其心不可测也。’”


连动 忍心害理杀妻以追求功名富贵。语本《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晋书·段灼传》:“吴起贪官,母死不归,~,不孝之甚。”△贬义。用于为了高官厚禄,伤天害理的道德低下、为人残暴的人。→利欲熏心 羊狠狼贪暴殄天物


【词语杀妻求将】  成语:杀妻求将汉语词典:杀妻求将

猜你喜欢

  • 龙潜凤采

    源见“龙潜”。指贤俊之士尚未展现才华和风采。《水经注.庐江水》引晋 张僧鉴《寻阳记》:“其山川明净,风泽清旷,气爽节和,土沃民逸,嘉遁之士,继响窟岩,龙潜凤采之贤,往者忘归焉。”【词语龙潜凤采】  成

  • 乘桴入海

    同“乘桴浮海”。清钱谦益《次韵何慈公岁暮感事》之一:“拔宅升天还有路,乘桴入海欲何从?”

  • 壶中天

    《后汉书.费长房传》载:费长房为市掾时,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市罢,跳入壶中。费长房于楼上见之,知为非常人。次日复诣翁,翁与俱入壶中,唯见玉堂严丽,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共饮毕而出。又《云笈七签》

  • 百二雄关

    同“百二山河”。明阮大铖《燕子笺.守溃》:“百二雄关,临风一剑寒;老当益壮,只手塞泥丸。”

  • 抽丰

    同“打秋风”。明 马佶人《荷花荡》八出:“小生只因会试进京,路过扬州,此间司理,是我座师,政欲抽丰一回,以作进京资斧之计。”《儒林外史》四四回:“哥这番去,若是多抽丰得几十两银子,回来把父亲母亲葬了。

  • 纳垢藏污

    同“纳污含垢”。明陈汝元《金莲记.构衅》:“使客气借口立名抗节,受人钱甘心纳垢藏污。”见“藏垢纳污”。明·陈汝元《金莲记·构衅》:“受人钱甘心~。【词语纳垢藏污】  成语:纳垢藏污汉语大词典:纳垢藏污

  • 请自隗始

    指郭隗对燕昭王说:君王一定想招纳贤人,请先从我开始。原意是以自己为榜样以招延贤才,后以此典比喻自荐或自愿带头。郭隗(Wěi伟),战国时燕国谋士。燕昭王(姬平,燕王姬哙之子)在燕国被齐国攻破之后登位,用

  • 羿彀

    《庄子.德充符》:“游于羿之彀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王先谦集解:“以羿彀喻刑网,言同居刑网之中,孰能自信无过,其不为刑网所加,亦命之偶值耳。”原指后羿的矢所能射及之处。后以比喻世间尘

  • 身在江湖,心悬魏阙

    同“身在江湖,心存魏阙”。《儒林外史》十一回:“总是老先生身在江湖,心悬魏阙,故尔忧愁抑郁,现出此症。”见“身在江海,心驰魏阙”。《儒林外史》11回:“总是老先生~,故尔忧愁抑郁,现出此症。”【词语身

  • 偷铃掩耳

    同“掩耳盗铃”。明无名氏《四贤记.祈熊》:“笑儿曹偷铃掩耳,莫不是妒妖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