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桑榆之景

桑榆之景

源见“桑榆”。指晚年时光。唐刘禹锡《谢分司东都表》:“虽迫桑榆之景,犹倾葵藿之心。”


见“桑榆晚景”。偏正 暮年时光。清·黄轩祖《游梁琐记·三麻子》:“吾辈风烛余年,正足自娱~,岂堪以粉黛重自斧斫耶?”△用于老年人。→桑榆之年桑榆末景 桑榆暮景


【词语桑榆之景】  成语:桑榆之景汉语词典:桑榆之景

猜你喜欢

  • 周孔

    《文选》卷十五东汉.张平子(衡)《归田赋》:“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唐.李善注:“周,周公;孔,孔子也。”“周孔”是周公(姬旦)和孔子的合称。二人都被儒家尊为圣贤,故以“周孔”代指古代圣贤之人

  • 颜巷乐

    源见“箪瓢陋巷”。谓安于清贫,自得其乐。金元好问《感事》诗:“瓢饮不甘颜巷乐,市钳真有楚人忧。”

  • 梧丘之首

    源见“梧丘之魂”。指冤死者。南朝梁简文帝《〈昭明太子集〉序》:“梧丘之首,魂沉而靡托;射声之鬼,曝骨而无归。”【词语梧丘之首】  成语:梧丘之首汉语大词典:梧丘之首

  • 寒瓜療饥

    参见:生瓜掇食

  • 仙掌承露

    源见“金铜仙人”。指汉武帝所造金铜仙人舒掌捧盘承接甘露。为后人诗文所咏京都景物。汉班固《西都赋》:“抗仙掌以承露,擢双立之金茎。”晋潘岳《西征赋》:“擢仙掌以承露,干云汉而上至。”

  • 相如桥

    源见“题桥柱”。指成都城北升仙桥(或谓升迁桥)。因汉司马相如曾题句于桥柱,故称。唐顾况《露青竹杖歌》:“蜀帝城边子规啼,相如桥上文君绝。”

  • 随驾隐士

    指虽然隐居但却有意于做官的人。出自唐卢藏用之事迹。参见“终南捷径”条。卢藏用早年隐居山中,但却希望能够出来做官,因此被人称做是“随驾隐士”。【出典】:《新唐书》卷123《卢藏用传》4378页:“始隐山

  • 角巾沾雨

    源见“林宗折巾”。谓冒雨。唐李益《九月十日雨中过张伯佳期柳镇未至以诗招之》:“唯有角巾沾雨至,手持残菊向西招。”

  • 系帛书

    源见“苏武节”。古代指缚于雁足向远方传递音信的帛书。亦泛指书信。唐杨炯《送东海孙尉诗序》:“但当展看旅雁,君逢系帛之书;夕望牵牛,余候乘槎之客。”【词语系帛书】   汉语大词典:系帛书

  • 无何乡

    同“无何有之乡”。唐岑参《林卧》诗:“惟爱隐几时,独游无何乡。”宋苏舜钦《依韵和胜之暑饮》:“径往无何乡,回觉万事错。”【词语无何乡】  成语:无何乡汉语大词典:无何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