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梦吞三爻

梦吞三爻

三国志.吴书.虞翻传》裴松之注引《翻别传》:“翻初立《易》注,奏上曰:‘臣郡吏陈桃梦臣与道士相遇,布《易》六爻,挠其三以饮臣,臣乞尽吞之。道士言《易》道在天,三爻足矣。豈臣受命,应当知经。”

三国时,吴人虞翻从小受家传薰陶,对《易经》很有研究。后又研究马融、郑玄等有关著述,颇有所创见。他曾奏言吴帝,称同郡吏曾梦见他与道士相遇,让他吞下《易》中六爻之三。意思是说自己善《易》,是乃天成。后因用为咏通灵得道的典故。

宋.苏轼《苏轼诗集》卷十一《赠治易僧智周》诗:“阁朿九师新得妙,梦吞三画旧通灵。”


猜你喜欢

  • 道心惟微

    见〔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主谓 发于义理之心是很细微的。《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用于道义方面。

  • 河带山厉

    比喻国基稳固、国祚长久;也比喻经历的时间极为长久。西汉开国初期,封爵的誓词上说:“即使黄河变得细如衣带,泰山变得小如磨刀石,朝廷也要使功臣们之封国永远安宁,恩泽延及子孙后代。”此典又作“黄河誓”、“带

  • 鸣琴称治

    同“鸣琴化治”。清钱谦益《直隶应天府句容县罗延光授文林郎制》:“鼓箧有闻,鸣琴称治。”

  • 游刃馀地

    同“游刃有馀”。宋苏轼《书吴道子画后》:“出新义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馀地、运斤成风,盖古今一人而已。”【词语游刃馀地】  成语:游刃馀地

  • 玩愒

    《左传.昭公元年》:“赵孟将死矣。主民,玩岁而愒日,其与几何?”后因以“玩愒”为形容苟安岁月、旷废时日之典。宋叶適《司农卿湖广总领詹公墓志铭》:“凡八年,徙屋苕 霅,玩愒水石,诵读悠然。”清冯桂芬《孝

  • 河阳花县

    同“河阳一县花”。唐李贺《春昼》诗:“平阳花坞,河阳花县。”

  • 狐穴

    源见“狐书”。指僻书僻典。清孙枝蔚《题仙舟图次黄仙裳韵》:“工吟每耻搜狐穴,设酒偏思傍钓矶。”【词语狐穴】   汉语大词典:狐穴

  • 荆室

    同“荆妻”。明陈汝元《金莲记.外谪》:“经年远别,千里相逢,常思故国萱堂,难消岁月;料应客途荆室,备经风霜。”【词语荆室】   汉语大词典:荆室

  • 此行不为鲈鱼脍

    鲈鱼脍( ㄎㄨㄞˋ kuài ):西晋时吴人张翰在当时京城洛阳做官,秋天到来时,想到故乡菰菜、莼羹、鲈鱼脍的美味,就毅然辞职回家。脍,细切的鱼肉。 此次出行(和张翰的动机不同)并不是为了品尝鲈鱼的

  • 草木兵

    同“草木皆兵”。清查慎行《送秦望兄东归》诗:“雨腥双袖弓刀血,风静诸山草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