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武安振瓦

武安振瓦

武安:今河北武安县西南。此典指秦军驻扎在武安以西,擂鼓呐喊声音震动屋瓦。后以此典比喻军队声威正盛;或形容气势雄大。公元前270年,秦军进攻阏与(今山西和顺),赵惠文王便派赵奢为将,领兵去援救阏与。军队离开邯郸(今河北邯郸)三十里,赵奢向全军下令说:“有谁敢为军事进谏的处死刑。”秦军驻扎在武安以西,擂鼓呐喊,大张声势,武安屋瓦都震动。但秦军最后还是被赵奢率领的赵国军队打败。此典又作“瓦震”、“武安瓦振”、“气振武安瓦”、“武安振瓦”、“振瓦”、“震地瓦声”。

【出典】:

史记》卷81《廉颇蔺相如列传》2445页:“王乃令赵奢将,救之。兵出邯郸三十里,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秦军军(军队驻扎)武安西,秦军鼓噪(擂鼓呐喊)勒兵,武安屋瓦尽振(通“震”)。”

【例句】:

北周·庾信《周柱国慕容公神道碑》:“劬劳役行,辛苦行阵,勇过溺骏,气逾瓦震。” 庾信《拟咏怀》之十二:“武安檐瓦振,昆阳猛兽奔。” 唐·李白《饯李副使藏用移军广陵序》:“良牧出祖,烈将登筵。歌酣易水之风,气振武安之瓦。” 李白《发白马》:“武安有振瓦,易水无寒歌。” 明·汤显祖《紫箫记》:“庙算投壶,军威振瓦,豹额麟符,飞腾战伐。” 清·丘逢甲《疾风甚雨海山苍茫》:“震地瓦声飞汉屋,雨空鞭血断秦桥。”


【典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乃令赵奢将,救之。兵去邯郸三十里,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秦军军武安西,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

【今译】 战国时秦军攻打韩国,赵王派大将赵奢领兵援救。赵奢率军只离开都城邯郸三十里,即扎营不进,并下令:“有进谏军事的处死。”目的是引秦军前来。秦军驻在武安之西,擂鼓呐喊布列军队,使得武安城内的屋瓦都振动了。

【释义】后以此典形容军队声威正盛; 或形容气势雄大。

【典形】 气振武安瓦、瓦震、武安瓦振、武安振瓦、振瓦、震地瓦声、气振长平瓦、屋瓦飞。

【示例】

〔气振武安瓦〕 唐·李白《饯李副使藏用移军广陵序》:“良牧出祖,烈将登筵。歌酣易水之风,气振武安之瓦。”〔瓦震〕 北周·庾信《周柱国慕容公神道碑》:“劬劳役行,辛苦行阵,勇过溺骏,气逾瓦震。”

〔武安瓦振〕 北周·庾信《拟咏怀》之十二:“武安檐瓦振,昆阳猛兽奔。”

〔武安振瓦〕 唐·李白 《发白马》:“武安有振瓦,·易水无寒歌。”

〔振瓦〕 明·汤显祖《紫箫记》:“庙算投壶,军威振瓦,豹额麟符,飞腾战伐。”

〔震地瓦声〕 清·丘逢甲《疾风甚雨海山苍茫》:“震地瓦声飞汉屋,雨空鞭血断秦桥。”


猜你喜欢

  • 雁塔功名

    源见“雁塔题名”。指考试高中。金郭宣道《送同舍张耀卿补掾中台》诗:“关心雁塔功名晚,试手乌台岁月忙。”

  • 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

    枯:干。 海水干了,最终还能见底,可人就是死了,也不知他怀的什么心。 表示人心难测。语出唐.杜荀鹤《感遇》:“大海波涛浅,小人方寸深,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封神演义》二一回:“自古人心难测,

  • 驹阴

    同“驹光”。宋 张继先《洞仙歌》词:“竞对月,论利与谈名,全不想驹阴,暗催年少。”【词语驹阴】   汉语大词典:驹阴

  • 蟾宫著锦袍

    同“蟾宫折桂”。越剧《二度梅》四场:“我与你夫妻南北离天涯,愿你蟾宫著锦袍。”

  • 建瓴之势

    见“高屋建瓴”条。【词语建瓴之势】  成语:建瓴之势

  • 穿杨

    《战国策.西周》:“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史记.周本纪》亦载此事。杨柳同科,古人常通用。春秋时,楚国养由基善于射箭,百步之外射杨柳叶,百发百中。后因用“穿杨”、“穿杨叶”

  • 题桥志

    同“题柱志”。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五:“辣浪相如,薄情卓氏,因循堕了题桥志。”【词语题桥志】   汉语大词典:题桥志

  • 信本观碑

    《太平御览》卷五八九引《国朝传记》:“率更令(官名,唐时掌管宗族次序、礼乐、刑罚及漏刻政令等事)欧阳询行见古碑,索靖所书(索靖,晋代书法家,字幼安),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还,下马伫立,疲则布毯

  • 一揆

    《孟子.离娄下》:“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千有余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意谓古代圣人舜和后代圣人文王的所作所为是完全相同的。后因以“一揆”谓同一道理,一个模样。《

  • 邻烛馀光

    源见“馀光”。喻他人馀惠。唐李咸用《赠陈望尧》诗:“秋萤短焰难盈案,邻烛馀光不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