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才安宁。语出《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北史.隋本纪下》:“癸丑诏曰:‘民惟国本,本固邦宁。百姓足,孰与不足?今所营构,务从节俭。’”。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一七回:“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矧邦畿千里之内,拥黄图而供玉食,惟民是藉。”冯玉祥《我的生活》一九章:“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要人民安乐,先要让他们衣食无缺。”也单引〔民为邦本〕。唐.李邕《又驳韦巨源谥议》:“人为邦本,财实聚人。夺其财则人心自离,无其人则国本何恃?”(按:“人”当作“民”,唐人避讳改。)宋.苏舜钦《诣匦疏》:“民为邦本,未有本摇而枝叶不动者。”


其他 邦,国家。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就安宁。语出《尚书·五子之歌》:“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冯玉祥《我的生活》19章:“~,要人民安乐,先要让他们衣食无缺。”△褒义。多用于国家政治方面。→民贵君轻 国以民为本。也单作“民为邦本”、“民惟邦本”、“邦以民为本”。


【词语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成语: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汉语词典: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猜你喜欢

  • 垂云翼

    同“垂天翼”。唐独孤绶《北溟有鱼赋》:“刺天之鬐拂日,垂云之翼从风。”

  • 坼中台

    源见“星坼中台”。谓显要、名人离世。唐杜甫《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诗:“汉庭和异域,晋史坼中台。”

  • 兔蟾

    《楚辞》战国楚.屈原《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东汉.王逸注:“言月中有菟,何所贪利居月之腹而顾望乎?菟,一作兔。”《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何?月,阴也;蟾蜍,阳也,

  • 鸿乙满纸

    同“鸿鳦满纸”。明沈德符《野获编.吏部.异途任用》:“比收卷,则鸿乙满纸,或仅数行,或戏为俚词,以寓嘲谑。”【词语鸿乙满纸】   汉语大词典:鸿乙满纸

  • 雾市

    源见“华阴市”、“五里雾”。称从学弟子会集之所。唐苏颋《勤学犯夜判对》:“朝游雾市,披学序之图书;暝出香街,听严城之钟鼓。”亦指人烟辏集处。《旧唐书.僖宗纪》:“顷者妖兴雾市,啸聚丛祠,而岳牧藩侯,备

  • 韦幔传经

    《晋书.韦逞母宋氏传》载:晋博士卢壸向当局提议由韦逞母宋氏传授《周官》音义,说:“废学既久,书传零落,比年缀撰,正经粗集,唯《周官礼注》未有其师。窃见太常韦逞母宋氏世学家女,传其父业,得《周官》音义,

  • 萤聚帐中

    源见“囊萤照读”。形容勤学苦读。唐 郑立之《哭林杰》诗:“萤聚帐中人已去,鹤离台上月空圆。”

  • 不虚美,不隐恶

    不虚报美好的,不隐瞒丑恶的。 表示记事符合实际。语出《汉书.司马迁传赞》:“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宋.张咏《益州重修公署记》:“稽事理,合化元,不虚美,不隐恶,文成笔端,动即

  • 阖门却扫

    同“闭门却扫”。汉王粲《寡妇赋》:“阖门矣却扫,幽处兮高堂。”见“闭门却扫”。【词语阖门却扫】  成语:阖门却扫

  • 潜鳞

    同“潜龙”。汉王粲《赠蔡子笃》诗:“潜鳞在渊,归雁载轩。”明李东阳《与顾天锡夜话》诗:“潜鳞自足波涛地,别马长怀秣饲心。”【词语潜鳞】   汉语大词典:潜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