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洗兵雨

洗兵雨

源见“洗兵”。指洗涤兵器之雨,表示战争结束。明高启《赠步炼师祷雨》诗:“更烦夜起把天瓢,翻作东南洗兵雨。”


【典源】 《太平御览》 卷十引 《六韬》曰:“文王问散宜生:‘卜伐纣吉乎?’曰:‘不吉。’钻龟、龟不兆。数蓍(shi)交加而折。将行之日,而辎车至轸。行之日,帜折为三。散宜生曰:‘此卜四不祥,不可举事。’太公进曰:‘是非子之所知也。祖行之日,辎车至轸,是洗濯甲兵也。’”汉·刘向《说苑·权谋》亦有,谓是武王事,文有不同。

【今译】 周文王问臣子散宜生:“伐纣的占卜吉吗?”散宜生说:“不吉。”钻龟来卜,龟甲不显示兆文。用蓍草卜,几根蓍草交在一起折断。军队将要出发之日,大雨将辎重车后的横木都没了。出发的那天,旗杆折为三截。散宜生说:“这预兆四次不祥,不能举事。”太公望说:“这你就不懂得了。祭路出发之日,雨下得没了车后横木,这是上天为我们洗濯武器甲胄啊。”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军队出征或告捷。

【典形】 洗兵、洗兵甘雨、洗兵雨、洗甲、洗甲兵、雨洗兵、净洗甲兵、洗净兵戈。

【示例】

〔洗兵〕 南朝梁·萧纲《陇西行》之二:“洗兵逢骤雨,送阵出黄云。”

〔洗兵甘雨〕 清·黄景仁《平定两金川大功告成》:“史官载笔书藏宬,洗兵甘雨倾蓬瀛。”

〔洗兵雨〕 明·高启《赠步炼师祷雨》:“更烦夜起把天瓢,翻作东南洗兵雨。”

〔洗甲〕 清·张景祁《望海潮》:“有僮花压酒,引剑风生。甚日炎州洗甲,沧海独波倾?”

〔洗甲兵〕 明·于谦《闻甘州等处捷报有喜》:“人间玉石铭勋业,天上银河洗甲兵。”

〔雨洗兵〕 清·唐孙华《进呈御览诗》:“日丽风清道,尘销雨洗兵。”


猜你喜欢

  • 歌落梁尘

    《艺文类聚》卷四三引汉刘向《别录》:“汉兴以来,善《雅歌》者鲁人虞公,发声清哀,盖动梁尘。”后因以“歌落梁尘”形容歌声动听。宋杨无咎《踏莎行》词:“歌落梁尘,酒摇鳞浪,暂还南国同邀赏。”

  • 射穿杨叶

    源见“百步穿杨”。形容射术高超。清李渔《赠荆州李雨商太守》诗:“射穿杨叶才兼武,智察秋毫判似神。”

  • 晏子赠行

    《晏子春秋》卷五《内篇杂上》:“曾子将行,晏子送之曰:‘君子赠人以轩,不若以言。吾请以言之,以轩乎?’曾子曰:‘请以言。’晏子曰:‘今夫车轮,山之直木也,良匠揉之,其圆中规,虽有槁暴,不复赢矣,故君子

  • 物伤其类

    见〔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主谓 伤,悲伤,同情。类,同类。万物对同类者遭受不幸而感到悲伤。《三国演义》第89回:“‘兔死孤悲,~’,吾与汝皆是各洞之主,往日无冤,何故害我?”△多用来比喻,前面常有“孤

  • 抱瑜握瑾

    同“怀瑾握瑜”。明徐献忠《唐诗品》:“左散骑常侍高適,朔气纵横,壮心落落,抱瑜握瑾,沉浮闾巷之间,殆侠徒也。”见“怀瑾握瑜”。明·徐献忠《唐诗品》:“左散骑常侍高适,朔气纵横,壮心落落,~,沉浮闾巷之

  • 才倚马

    同“才高倚马”。宋杨冠卿《水调歌头.赠维扬夏中玉》词:“气吞虹,才倚马,烂银钩。”

  • 蜮箭伺人

    源见“含沙射影”。喻奸人以卑劣手段伺机害人。清秋瑾《杂咏》:“随珠弹雀总辛酸,蜮箭伺人感百端。”

  • 越蠡扁舟

    同“范蠡扁舟”。宋汪元量《苏台》诗:“越蠡扁舟漭无所,五湖风浪白茫茫。”

  • 狄泉苍鸟

    源见“苍鹅出地”。指入侵的异族。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出狄泉之苍鸟,起横江之困兽。”

  • 一木难扶

    见“一木难支”。《封神演义》94回:“臣闻:‘大厦将倾,~。’目今库藏空虚,民日生怨,军心俱离,总有良将,其如人心未顺何!”【词语一木难扶】  成语:一木难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