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灭此朝食

灭此朝食

常用于形容斗志坚决,但略含计划不周之意。公元前589年,齐国先后攻打鲁、卫。鲁、卫求救于晋。晋以大将郤克率领诸侯联军向东进攻并在鞌(今山东济南市)与齐国进行了一场激战。由于齐国连胜鲁、卫,齐国国君齐顷公产生了严重的轻敌思想。齐军还没有吃早饭,他就下令进攻,并说要消灭了对方再吃早饭。慌乱之间,他的战马没有披甲就冲上了阵。由于仓促进攻,结果被晋军打得大败,齐顷公也几乎当了俘虏。后来被迫退还所侵鲁、卫田地,并以镇国宝器贿赂晋国,晋军方才罢兵回国。

【出典】:

左传·成公二年》:“癸酉,师陈于鞌。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郤克,郑丘缓为右。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

【例句】:

明·孙传庭《报三水捷功疏》:“鼓锐出奇,擒渠扫党,灭此朝食。”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灭此朝食的气概是好的,灭此朝食的具体计划是不好的。”


连动 朝食,吃早饭。消灭了这伙敌人再吃早饭。常用来形容斗志旺盛,不获胜不甘休的急切心情与顽强斗志。语本《左传·成公二年》:“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鲁迅《二心集·沉滓的泛起》:“在爱国文艺家的指导下,真是大可乐观,要~了。”△褒义。多用于表示斗志与决心。→斗志昂扬 一鼓作气 枕戈达旦 有死无二 ↔败兴而归


【词语灭此朝食】  成语:灭此朝食汉语词典:灭此朝食

猜你喜欢

  • 柏梁台

    《三辅黄图》卷五《台榭》:“柏梁台,武帝元鼎二年春起。此台在长安城中北关内。《三辅旧事》云:‘以香柏为梁也,帝尝置酒其上,诏群臣和诗,能七言诗者乃得上。’”汉武帝曾在长安城中建柏梁台,能七言诗的臣子方

  • 水火无交

    水火,指烹饪之事。谓居官清廉,不取百姓一米一粟。亦作“水米无交”。出自隋赵轨的事迹。参见“还桑葚”。赵轨任齐州别驾时,政绩卓越,被隋文帝征召入朝。离别齐州时,父老挥涕以杯水相送,说道:“别驾在此期间清

  • 谢公池塘

    同“谢家池”。唐李白《游谢氏山亭》诗:“谢公池塘上,春草飒已生。”

  • 穆生醴

    源见“楚筵辞醴”。指汉代楚元王刘交为穆生准备的甜酒。谓受到礼遇。清吴雯《赠朱赞皇》诗之一:“荣设穆生醴,歌免冯驩鱼。”

  • 狗尾貂蝉

    源见“狗尾续貂”。借指滥封的高官。宋刘辰翁《水调歌头.和马观复石头渡寄韵》词:“狗尾貂蝉满座,贝带鵔鸃弄粉,一舆一臣台。”

  • 辞人之赋丽以淫

    辞人:原指汉代善于作辞赋的文人。后也泛指擅长韵文(包括诗词歌赋)创作的人。辞,亦作“词”。赋:一种文体。丽:指辞采华丽。以:连词,犹“而”。淫:奢靡,浮夸。 意谓辞人创作的赋词藻华丽而流于浮夸。语出

  • 犯斗海槎

    同“犯斗槎”。宋唐庚《别闽中许秀才》诗:“扪参蜀道远,犯斗海槎归。”

  • 衣帛必书

    《三国志.魏书.刘劭传》宋.裴松之註引《文章叙录》曰:‘韦诞……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其巧。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寸纸不见遗,至今世人尤宝之。’据说汉人张芝(伯英)苦练书法,家中衣帛,必先用来写

  • 双环

    《左传.昭公十六年》载:晋韩宣子有一玉环,得知另一环在郑,欲求购。环为郑国商人所有。郑子产曰:若予环,郑必有“强夺商人”之嫌;晋得环,亦必“失诸侯”。韩宣子终于不再求购。后因以“双环”喻最可珍爱之物。

  • 屈沉伍胥

    源见“伍胥潮”。指忠良遭受残害。元曹德《沉醉东风.隐居》曲:“鸱夷革屈沉了伍胥,江鱼腹葬送了三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