狷者有所不为
狷( ㄐㄩㄢˋ juàn ):与“狂”相对,拘谨。 拘谨的人有些事是不肯干的。语出《论语.子路》:“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汉.应劭《风俗通义.愆礼》:“孔子疾时贪昧,退思狂狷,狷者有所不为,亦其介也。”
狷( ㄐㄩㄢˋ juàn ):与“狂”相对,拘谨。 拘谨的人有些事是不肯干的。语出《论语.子路》:“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汉.应劭《风俗通义.愆礼》:“孔子疾时贪昧,退思狂狷,狷者有所不为,亦其介也。”
同“三年不窥园”。孙为霆《一枝花.题俞寿田姻丈重游泮水图》套曲:“休冷笑董仲舒三载下帷,早成就袁彦伯万言倚马。”
同“鹢首”。北周庾信《和灵法师游昆明池》之二:“秋光丽晚天,鹢舸泛中川。”【词语鹢舸】 汉语大词典:鹢舸
同“金友玉昆”。唐 冯翊子《桂苑丛谈.客饮甘露亭》:“往者贤金昆不竖篱棘见未萌,吾子岂有向来之患乎?”【词语金昆】 汉语大词典:金昆
阋( ㄒㄧˋ xì ):争吵。阋墙:在墙里争吵。比喻内部不和。 兄弟在家里闹纠纷,一旦受到外人欺侮,仍共同抵御。 比喻尽管内部不和,但大敌当前,还是一致对外。语出《诗.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
宝镜。《新唐书.张九龄传》,“千秋节,公、王并献宝鉴。九龄上《事鉴》十章,号‘千秋宝鉴录’,以伸讽谕。”后常用于书名,取可为借鉴之意。【词语宝鉴】 汉语大词典:宝鉴
同“刻烛赋诗”。唐 潘述《水堂送诸文士戏赠潘丞联句》:“诗教刻烛赋,酒任连盘酌。”
同“鸣岐”。明李东阳《郊斋和张养正》诗:“鸣凤有岐还盛世,神龟出洛自何年?”
同“抱璧双刖”。清归庄《玉玺行》:“在楚屡斫卞和胫,入秦几碎相如头。”
源见“龙阳泣鱼”。指男色。《红楼梦》九回:“〔薛蟠〕偶动了龙阳之兴,因此,也假说来上学。”【词语龙阳】 汉语大词典:龙阳
喻受善人薰陶,潜移默化。《孔子家语.六本》:“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