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陶潜《游斜川》诗序:“辛酉正月五日,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临长流,望曾城,鲂鲤跃鳞于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后以“斜川”泛指游览胜地或隐士居所。宋晁补之《永遇乐.东皋寓居》词:“
天神和地神。《书.武成》:“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亦指天地。《左传.僖公十五年》:“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并列 指天地神灵。《尚书·武成》:“予小子其承厥志,厎商之罪,告于
同“鱼书”。南朝 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南吕八月》:“或叨凤念,不黜鱼缄。”【词语鱼缄】 汉语大词典:鱼缄
宋.洪迈《容斋四笔.得意失意诗》:“旧传有诗四句,诵世人得意者云:‘久旱逢甘雨,他乡见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天旱已久,遇到一场好雨;身居异乡,遇见旧友;相爱已久,迎来洞房花烛;奋斗数年,盼
此典指我国古代传说在东海中有蓬莱仙岛,为仙人所居。后以此典比喻海中仙境;或形容人间胜境;或指海岛风景极佳。战国时,自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就派人漂海寻找蓬莱、方丈、瀛(yíng迎)洲。这三座神山,传说
源见“日角”。龙颜,眉骨隆起。指帝王贵相。《梁书.元帝纪》:“陛下日角龙颜之姿,表于徇齐之日;彤云素气之瑞,基于应物之初。”见“日角龙庭”。《陈书·高祖纪上》:“身长七尺五寸,~,垂手过膝。”【词语日
源见“陈蕃榻”。谓礼遇宾客。唐刘长卿《送贾三北游》诗:“亦知到处逢下榻,莫滞秋风西上期。”“下榻”是个文语,今指贵宾停歇住宿之义。 “下”是放下的意思; “榻”就是床 ( 今有的装修公司为住户仿日本做
同“圯桥进履”。元无名氏《博望烧屯》:“能可学韩信般乞食,你也枉了似子房般进履。”
《史记.张仪列传》附“犀首”:“犀首者(犀首,魏官名,若后虎牙将军),魏之阴晋人也,名衍,姓公孙氏。与张仪不善。”又附“陈轸”:“陈轸使于秦。过梁,欲见犀首。犀首谢弗见。轸曰:‘吾为事来,公不见轸,轸
虽然听了最好的道理,还是执迷不悟。《后汉书.窦融传》:“失路不反,闻道犹迷。”反:通“返”。唐代李贤注:“《淮南子》曰:通于道者如车轴,不运于己而与毂致数千里;不通于道者若迷惑,告以东西南北,然犹复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