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移风易俗

移风易俗

泛指转移风气,改变习俗。古代,墨家认为圣明君主都对乐持批判态度;而儒家对此则加以颂扬,而这是错误的。对此,作为儒家的荀子以为不然,他说,乐,是圣人高兴作的事情,同时可以使民心向善,感人肺腑,能够起到转移风气,改变习俗,提高人们精神文明的重要作用。所以自古以来,圣明之君都以礼乐引导教化人民而使其彼此和睦。

【出典】:

《荀子·乐论》:“墨子曰:‘乐者,圣王之所非也,而儒者为之,过也。’君子以为不然。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

【例句】:

西汉·戴圣《礼记·乐记》:“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


并列 改变不良的社会风气与习俗。《荀子·乐论》:~,天下皆宁。蔡敦祺《林则徐》(上):“只是要~亦非朝夕能办到的。”△褒义。用于社会风气、习俗的变革方面。→时移俗易 改俗迁风 移风平俗 移风振俗 ↔安于现状 因聘守旧 抱残守缺 保残守缺。也作“移风改俗”、“移风革俗”、“移风易尚”、“易俗移风”。


【词语移风易俗】  成语:移风易俗汉语词典:移风易俗

猜你喜欢

  • 陈娇金屋

    同“阿娇金屋”。清文廷式《贺新郎》词:“须不羡,陈娇金屋。一霎长门辞翠辇,怨君王,已失苕华玉。”

  • 紫玉销沉

    同“紫玉化烟”。清洪昇《长生殿.看袜》:“红颜断送,一似青冢荒凉,紫玉销沉。”

  • 知其一,未知其二

    只知道事物的一个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 表示对事物的了解片面。语出《史记.高祖本纪》:“公知其一,未知其二。”《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勃勃曰:‘卿徒知其一,未知其二。吾大业草创,众旅未多,姚

  • 月入怀中

    源见“日月入怀”。贺人生辰之词。宋陈亮《瑞云浓慢.六月十一日寿罗春伯》词:“去天咫尺,下拜再三,幸今有母可遗。年年此日,共道月入怀中最贵。”

  • 习坎之防

    源见“习坎”。指军事上在险要之地设防。《晋书.殷仲堪传》:“是以李势初平,割此三郡配隶益州,将欲重复上流为习坎之防。”

  • 上医医国

    《国语.晋语八》:“平公有疾,秦景公使医和视之(医和,秦国良医,名和,有人说和即缓)。……赵文子曰:‘医及国家乎?’对曰:‘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上医,高明的医生。医国,以治病比喻救治国家

  • 髀肉重生

    同“髀肉复生”。王鼎《赠人菊》诗之三:“英雄潦倒知多少,髀肉重生志未灰。”

  • 望杏

    《氾胜之书.耕田》:“望杏花落,复耕。”后以“望杏”指劝耕时节。南朝 陈徐陵《司空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望杏敦耕,瞻蒲劝穑。”吴兆宜注:“《月令》:杏花生,种百谷。”《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四.隋春祈

  • 刀解牛

    源见“庖丁解牛”。谓技艺熟练神妙。宋陆游《遣兴》诗:“爱身每戒玉抵鹊,养气要如刀解牛。”

  • 尧民图

    汉.司马迁《史纪.五帝本纪》“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百姓昭明,合和万国。”宋代郭思《画论.叙图画名意》:“唐韩滉有《尧民击壤图》。”晋.皇甫谧《高士传》:“壤父者,尧时人也。帝尧之世,天下太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