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穷乃工诗

穷乃工诗

唐.韩愈《荆潭唱和诗序》:“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

宋.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穷苦人之辞也。凡士之蕰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什么叫“穷乃工诗”?不是说穷就能写出好诗来,而是说诗人处于穷困的折磨中,容易写出有真情实感、思想性和艺术性能达到和谐统一的好诗。为什么说“穷乃工诗”呢?要而言之有以下几点:第一是处于社会的底层,有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内容,因而言之有物。第二,由于遭受打击与困苦的折磨,使诗人凝成感情的郁结,因而有深刻的思想性高度的概括力和饱满愤发的激情。第三,由于和广大的群众情感呼吸息息相通,因而是非爱憎往往具有人民性的价值。第四,由于能深入地接触并观察千姿百态的各种生活现象,不但易于激发创作的灵感,而且状物抒情摹景写人都能纯熟巧妙地驾驭各种艺术手段,准确自然地加以表现。第五,丰富的富有生命力的语言在人民群众中,穷苦使诗人能够接近语言的源泉,这就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第六,困苦中流出的是血泪凝成的真情实感,因而发聋震瞆,能点燃他人的心灵之火焰。它决非矫柔造作,无病呻吟,思絮平庸,内容空洞,面孔苍白,语言枯燥的上流社会的应酬之作所可比拟的。后因用为贫穷往往能激发好诗的典故。

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一《曾原伯屡劝居城中而仆方欲自梅山入云门今日病酒偶得长句奉寄》:“酒能作病真如此,穷乃工诗却未然。”此反用其意。


猜你喜欢

  • 庾愁

    同“庾信愁”。宋李莱老《青玉案》词:“荀香犹在,庾愁何许,云冷西湖赋。”【词语庾愁】   汉语大词典:庾愁

  • 楚相衣冠

    《史记.滑稽列传》:春秋时楚相孙叔敖有大功于楚,死后其子生活很困难。优孟知道这个情况后便“为孙叔敖衣冠”,装成孙叔敖的样子,扮演给楚王看。楚王及大臣们以为是孙叔敖再现,不由得念及孙的功绩,从而优待了孙

  • 汉室赖图书

    《史记.萧相国世家》:“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

  • 池黑

    源见“临池学书”。指勤练书法。唐李咸用《谢友生遗端溪砚瓦》诗:“书信成池黑,吟须到日西。”

  • 金台市骏

    源见“黄金台”、“千金市骨”。谓不惜以高价买养骏马。比喻延揽贤才十分诚恳。清 富蔡敦崇《燕京岁时记.大钟寺》:“长安少年多驰骤车马以为乐,超尘逐电,劳瘁不辞。一骑之费,有贵至数百金者。岂犹有金台市骏之

  • 谢家兴

    源见“咏絮”。泛指吟咏。唐钱起《省中对雪寄元判官拾遗昆季》诗:“今朝谢家兴,几处郢歌传。”【词语谢家兴】   汉语大词典:谢家兴

  • 楚庄绝缨

    源见“绝缨”。指君王宽待臣下。唐李瀚《蒙求》:“赵胜谢躄,楚庄绝缨。”

  • 杳如黄鹤

    《艺文类聚》卷六三引《述异传》:“〔荀瓌〕憩江夏 鹄鹤楼上,望西南有物飘然降自云汉,俄顷已至,乃驾鹤之宾也。鹤止户侧,仙者就席,羽衣虹裳,宾主欢对。辞去,跨鹤腾空,眇然烟灭。”又唐崔颢《黄鹤楼》诗:“

  • 小腰身

    源见“樊素”。指侍妾、歌伎或形容女子纤柔的腰肢。宋史达祖《燕归梁》词:“黄花心事一帘尘。但频忆,小腰身。”

  • 迎新送故

    见“送故迎新”。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香山居士》引宋·宋祁《守岁》:“~只如此,且尽灯前婪尾杯。”【词语迎新送故】  成语:迎新送故汉语大词典:迎新送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