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纵死犹闻侠骨香

纵死犹闻侠骨香

即使死后剩下一堆白骨,也带着侠气而发出香味。 表示死得有价值。语出晋.张华《游侠曲》:“生从命子游,死闻侠骨香。”唐.王维《少年行》:“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明.李贽《焚书.书答.与焦弱侯》:“死犹闻侠骨之香,死犹有烈士之名,岂龙湖之死所可比耶?”也单引〔纵死侠骨香〕。唐.李白《侠客行》:“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猜你喜欢

  • 伐木丁丁山更幽

    丁丁( ㄓㄥ ㄓㄥ zhēng zhēng ):刀斧砍树的声音。 一声声伐木的声音使深山更显得幽静。语出唐.杜甫《题张氏隐居二首》:“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明.冯梦龙《精忠旗.奸党商和

  • 戴逵破琴

    《晋书.戴逵传》载:戴逵善琴,太宰武陵王司马晞召他王府献技,戴逵曰:“戴安道(戴逵字)不为王门伶人!”说罢摔琴于地,以示拒绝。后遂以“戴逵破琴”赞扬人志行高洁,不屈于权势。唐李瀚《蒙求》:“戴逵破琴,

  • 黄花忙

    同“槐花黄,举子忙”。清唐孙华《偕夏重至国学观古槐》诗:“想当右文全盛日,多士争踏黄花忙。”【词语黄花忙】   汉语大词典:黄花忙

  • 絺纩

    絺:细葛布,夏天的衣服。纩:丝绵,冬天的衣服。后人因以“絺纩”指代夏冬、暑寒节候。唐代张说《登九里台是樊姬墓》诗:“诗书将变俗,絺纩忽弥年。”【词语絺纩】   汉语大词典:絺纩

  • 共为唇齿

    源见“虢灭虞亡”。谓相互依存。《三国志.邓芝传》:“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兼并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述宾 比喻相互依存,共有利害关系。《三国志·蜀书·邓芝传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聪明灵活,爱好学问,不以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羞耻。 赞誉人学习勤奋而虚心。语出《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宋史.沈伦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曰文。”也单引 ① 〔敏而好学

  •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于:语气词。差( ㄘ cī )池:参差不齐的样子。 燕子双双飞翔,参差不齐地展开翅膀。语出《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宋.吴淑《燕赋》:“燕燕于飞,差池其羽。吴

  • 梓牛

    《渊鉴类函》卷四一五引《元中记》:“秦文公造长安宫,终南山有梓树大数百围,荫宫中,公恶而伐之……梓树神化为青牛,文公命骑击之,骑不胜。”本为传说中的梓树神化为牛,后用以借指梓树上长的似牛状瘿瘤。清钮琇

  • 诗亡然后春秋作

    春秋:古代史书名。相传为孔子所作。 原意是说古代圣王采诗以观民风。后来此事被废止,诗也就没有了。于是孔子作《春秋》,以寓善恶褒贬之义。语出《孟子.离娄下》:“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

  • 出蓝

    源见“青出于蓝”。多用于学生超过老师。宋苏轼《与朱康叔书》:“天觉出蓝之作,本以为公家宝,而公乃轻以与人。”【词语出蓝】   汉语大词典:出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