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绿衣使者

绿衣使者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上《鹦鹉告事》:“长安城中有豪民杨崇义者,家富数世,服玩之属,僭于王公。崇义妻刘氏有国色,与邻舍儿李弇私通,情甚于夫,遂有意欲害崇义。忽一日醉归,寝于室中。刘氏与李弇同谋害之,埋于枯井中。其时仆妾辈并无所觉、惟有鹦鹉一只在堂前架上。……后来县官等舟诣崇义家检校。其架上鹦鹉忽然声屈,曰:‘杀家主者,刘氏、李弇也。’……其刘氏、李弇依刑处死,封鹦鹉为‘绿衣使者’,付后官养喂、张说后为《绿衣使者传》,好事者传之。”

后常以“绿衣使者”为鹦鹉的代称。

宋.苏轼《鹦鹉赋》:“绿衣翠衿。”清.李晖吉、徐灒《龙文鞭影二集》下卷:“指盗鸜鹆(晋时一参军畜养鸜鹆,主典人盗物,鸜鹆告之,参军衔之未发。后又盗牛肉,鸜鹆复白,参军曰:“盗肉应有验。”鸜鹆曰:“以新荷叶裹着屏风后。”验之果然,痛加之法。),证杀鹦鹉。”


偏正 ①指鹦鹉。据唐·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鹦鹉告事》载,唐时,长安城中豪民杨崇义之妻刘氏,与邻居李弇私通,谋杀亲夫,埋尸枯井中,并报案于官,谎称丈夫失踪,恐为人所害。县官至杨家察看,杨家堂前鹦鹉忽作人言,谓杀主人的是刘氏、李弇。案情由此大白。唐玄宗闻说此事,遂封鹦鹉为“绿衣使者”。②近现代称邮递员。△褒义。多指邮递员。


【词语绿衣使者】  成语:绿衣使者汉语词典:绿衣使者

猜你喜欢

  • 啮雪餐毡

    同“啮雪吞毡”。《群音类选.〈祝发记.分食寄姑〉》:“信熊掌和鱼怎得兼,便有龙肝凤髓,也只合啮雪餐毡。”见“啮雪吞毡”。《群音类选·〈祝发记·分食寄姑〉》:“信熊掌和鱼怎得兼,便有龙肝凤髓,也只合~。

  • 拒谏饰非

    指拒绝劝谏,掩饰过错。荀卿认为,臣下的过错在于不象正直的臣下那样尊敬君主,安定国家,崇尚人才,提倡信义,而是反其道而行之,拒绝批评,掩饰过错,阿附君主。这样的话,国家就一定遭殃。【出典】:《荀子·成相

  • 分宅

    《孔丛子.阵士义》:“郈成子自鲁聘晋,过于卫,右宰毂臣止而觞之,陈乐而不作,酣毕而送以璧,成子不辞……行三十里而闻卫乱作,右宰毂臣死之,成子立是迎其妻子,还其璧,隔宅而居之。”春秋时,妳成子与卫人毂臣

  • 分灯

    源见“馀光”。谓借邻人馀光读书或劳作。唐于鹄《题邻居》诗:“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元郭钰《江路》诗:“炊烟晨减米,乞火夜分灯。”参见“凿壁偷光”。【词语分灯】   汉语大词典:分灯

  • 积素

    喻积雪。南朝宋谢惠连《雪赋》:“积素未亏,白日朝鲜。”唐代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诗:“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词语积素】   汉语大词典:积素

  • 济川楫

    同“济川舟”。唐温庭筠《题丰安里王相林亭》诗:“谁知济川楫,今作野人船。”

  • 朱萼

    《诗.小雅》有《白华》篇,已亡逸。《诗序》谓:“《白华》,孝子之洁白也。”此诗言孝子养父母常自洁,如白华之无点污。《文选.束晳〈补亡诗〉之二》有“白华朱萼,被于幽薄”之句,李善注云:“此喻兄弟比于华萼

  • 地主之仪

    同“地主之谊”。《聊斋志异.三仙》:“未修地主之仪,忽叨盛馔,于理不当。茅茨不远,可便下榻。”见“地主之谊”。【词语地主之仪】  成语:地主之仪汉语大词典:地主之仪

  • 艾服

    ①代称五十岁。北周王褒《太保吴武公尉迟纲碑铭》: “及年逾艾服,任隆台衮。”②泛指从政。《晋书·郑冲传》: “太傅艾服王事,六十余载。” ●《礼记·曲礼上》: “五十曰艾,服官政。” 艾(ai ):

  • 焚鱼

    源见“白鱼入舟”。为开国君主受命之典。汉荀悦《汉纪.高祖纪赞》:“焚鱼斩蛇,异功同符,岂非精灵之感哉!”【词语焚鱼】   汉语大词典:焚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