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苌弘化碧

苌弘化碧

《庆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信任)。故伍员流于江(指吴王将他的尸体沉入江中);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苌弘是春秋时周敬王的大臣刘文公所属的大夫。刘氏与晋范氏世代通婚姻,在晋卿内讧中,苌弘曾帮助过范氏,晋卿赵鞅为此声讨他,晋君怪怨周敬王,周敬王便把苌弘杀死,化碧之事当是后人的演义传说。后因以“苌弘化碧”的典故,比喻忠贞之人遭谗含冤而死;或指为国献身,忠烈精神长存。

元.关汉卿《窦娥冤》杂剧第三折〔耍孩儿〕:“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主谓 苌弘,周时刘文公的大夫,后被周人冤杀,传说血化为碧玉。语本《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元·关汉卿《窦娥冤》3折:“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望帝啼鹃。”△褒义。多用于申诉冤屈赞颂气节。


【典源】 《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唐·成玄英疏:“苌弘遭谮,被放归蜀,自恨忠而遭谮,遂刳肠而死。蜀人感之,以匮盛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乃精诚之至也。”

【今译】 传说苌弘是周灵王时的臣子,因受人诬陷,被放逐回蜀地,苌弘忠心难伸,满怀怨愤,剖腹自杀。蜀人为之感动,将他的血用柜子藏起来,三年后化为碧玉。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忠臣义士为坚持道义、保守节操而死。

【典形】 碧化、碧血、藏碧、苌弘碧、苌弘化碧、苌弘血、化碧、化碧血、千年碧、血碧、化血三年、埋血、血成碧、化苌弘。

【示例】

〔碧化〕 清·陈梦雷《西曹坐系书怀》之二:“虹流此日犹难信,碧化他年倘见心。”

〔碧血〕 元·揭傒斯《闻熊从正呕血亡》:“碧血凝秋万事空,此生无复一尊同。”

〔藏碧〕 唐·骆宾王《萤火赋》:“血三年而藏碧,魂一变而成虹。”

〔苌弘碧〕 清·嵇曾筠《寄天津范自牧观察》:“忠魂已化苌弘碧,雪涕君思浩荡初。”

〔苌弘化碧〕 元·关汉卿《窦娥冤》:“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苌弘血〕 晋·左思《蜀都赋》:“碧出苌弘之血,鸟生杜宇之魄。”

〔化碧〕 清·邵长蘅《题冀渭公所藏杨忠愍梅花诗》:“溅血九原仍化碧,批鳞一疏独留丹。”

〔化碧血〕 元·郑元祐《汝阳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千年碧〕 清·沈磬《陈靖献公祠》:“丹心愿化千年碧,弱息难回百炼刚。”

〔血碧〕 清·赵翼《过文信国祠》:“血碧肯污新赠谥,汗青终照旧题诗。”


【词语苌弘化碧】  成语:苌弘化碧汉语词典:苌弘化碧

猜你喜欢

  • 绿翘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鱼玄机》载:唐诗人女道士鱼玄机有侍女名绿翘,被鱼玄机笞杀。鱼也因以系狱处死。后常用“绿翘”指婢女。清陈维崧《金盏子.咏灯》词:“敲翠竹,暗唤绿翘檐前,兰灯将瞑。”【词语绿翘】   

  • 悬河泻水

    《世说新语.赏誉》:“王太尉(王衍)云:‘郭子玄(郭象字子玄,河南人,少有才理,喜好老庄,崇尚清谈,)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唐.虞世南《北堂书钞》卷九十八“谈讲”“悬河泻水”注引晋.裴启《语

  • 吊楚臣

    同“吊屈”。楚臣,指屈原。唐李白《赠崔秋浦》诗:“应念金门客,投沙吊楚臣。”

  • 李膺仙

    源见“李郭同舟”。美称李膺。亦借指名流。唐羊士谔《郡中玩月寄江南李少尹》诗之二:“桂华临洛浦,如挹李膺仙。”【词语李膺仙】   汉语大词典:李膺仙

  • 公仪退食

    《史记.循吏列传》载:公仪休为鲁相。“客有遗相鱼者,相不受。客曰:‘闻君嗜鱼,遗君鱼,何故不受也?’相曰:‘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后以“公仪退食

  • 悬疣附赘

    《庄子.骈拇》:“附赘县疣,出乎形哉,而侈乎性。”成玄英疏:“附生之赘肉,悬系之小疣。”县,通“悬”。后因以“悬疣附赘”比喻多余无用之物。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惜也附以穰苴纵横诡诞之

  • 秦堇勇

    《左传.襄公十年》:“晋恂偃、士匄请伐偪阳,而封宋向戍焉。荀瑩曰:‘城小而固,胜之不武,弗胜为笑。’固请。丙寅,围之,弗克。孟氏之臣秦堇父辇重如役。……主人县布,堇父登之,及堞而绝之。队则又县之,苏而

  • 临难毋苟免

    难( ㄋㄢˋ nàn ):危难。 面临危难,不苟且偷生。语出《礼记.曲礼上》:“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很毋求胜,分毋求多。”唐.吴兢《贞观政要.诚信》:“君子掩人之恶,扬人之善,临难无苟免,杀身

  • 土口

    同“土囊”。宋邵雍《秋怀》诗之三五:“草木山川贫,木落天地瘦。土口风天行,玄罅日微漏。”【词语土口】   汉语大词典:土口

  • 鞭作官刑

    有禄位的官员,犯了过错,则罚以鞭刑。语出《书.舜典》:“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孙星衍注疏:“庶人在官有禄者,过则加之鞭笞也。”《三国志.魏志.明帝纪》:“鞭作官刑,所以纠慢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