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虞寄先识

虞寄先识

南史.虞寄传》:“前后所居官,未尝至秩,满裁朞月,便自求解退。尝曰:‘知足不辱,吾知足矣。’”

陈书.虞荔传》附虞寄:“寄知(陈),宝应不可谏,虑祸及已,乃为居士服以拒绝之。常居东山寺,伪称脚疾,不复起……宝应既擒,凡诸宾客微有交涉者,皆伏诛,唯寄以先识免祸。”

南朝陈虞寄知和戎将军陈宝应要叛变,多次劝导他,陈不听,最后陈叛逆被诛死,牵连者甚多,唯虞寄先识而免祸。后遂用为咏美先识之典。

唐.罗隐《送光禄崔卿赴阙》:“上国已留虞寄命,中朝应听范汪言。”此以虞寄受到朝廷任命比喻崔卿赴阙任职。


猜你喜欢

  • 七碗

    同“七碗茶”。元马致远《陈抟高卧》四折:“泛一瓯瑞雪香,生两腋松风响,润不得七碗枯肠,辜负一醉无忧老杜康,谁信你卢仝健忘?”【词语七碗】   汉语大词典:七碗

  • 五丁

    源见“五丁开道”。指神话传说中的五个力士。后多用为咏力士之典。晋葛洪《抱朴子.论仙》:“贲 育五丁之勇,而咸死者,人理之常。”明刘基《一剪梅》词:“五丁难挽逝川回,千古英雄,此恨都同。”亦泛指力士。宋

  • 子贱堂

    源见“鸣琴化治”。指县衙。宋苏轼《浣溪沙.忆旧》词:“长记鸣琴子贱堂,朱颜绿发映垂杨。”

  • 铤险

    同“铤而走险”。唐王勃《九成宫颂序》:“崩林磔石,毛群无铤险之资。”清魏源《苗疆敕建傅巡抚祠碑铭》:“急而铤险,兽穷斯怒。”【词语铤险】   汉语大词典:铤险

  • 如入宝山空手回

    见〔当权若不行方便,如入宝山空手回〕。述宾 宝山,聚藏宝物的山。比喻客观上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和机遇,而结果却毫无所得。郭沫若《苏联纪行·前记》:“我真有点‘~’的样子。”△多用于描写结果出乎意料。也作“

  • 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

    见〔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

  • 涸鲋得水

    源见“涸辙之鲋”。比喻绝处逢生,有所凭借。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六节:“虽然,以当时久困地狱,渴望天日之意大利人,骤闻此语,殆如涸鲋得水,笼鸟脱樊,且距且跃,且汗且喘。”见“涸鱼得水”。梁启超《意

  • 食箪浆壶

    同“箪食壶浆”。明王逢《张武略》诗:“黄金璅甲镇三徼,食箪浆壶骈父母。”并列 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用箪盛饭,用壶盛水,进行犒劳。语本《孟子·梁惠王上》:“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明·王逢《张武略》:

  • 出幽迁乔

    同“出谷迁乔”。晋刘琨《答卢谌诗》之八:“光光段生,出幽迁乔,资忠履信,武烈文昭。”并列 比喻人的境遇好转或职位升迁。语出《诗经·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晋·刘琨《答卢谌诗》之八:“光光

  • 节节高

    民间风俗在正月初一插芝麻梗于屋檐头,以祈日日上进,称为“节节高”。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熙朝乐事》:“正月朔日……插芝麻梗于檐头,谓之‘节节高’。”【词语节节高】   汉语大词典: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