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观名计利

观名计利

庄子.盗跖》:“子张问于满苟得曰:‘盍不为行?无行则不信,不信则不任,不任则不利。故观之名,计之利,而义真是也’。”

孔子的学生子张,向一个苟且贪得(满苟得)的虚构人物提出质问说:为何不行仁义呢?不行仁义,则不被信用,不被信用,则无职任,无职任则无利禄。故即使从名利考虑,仁义也是好事,应当去实行它啊。

唐.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诗:“观名计之利,讵足相陪裨。”


猜你喜欢

  • 寻安道

    同“寻戴”。戴逵字安道。唐刘禹锡《奉和中书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二十韵》:“兴掩寻安道,词胜命仲宣。”

  • 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

    休休:宽容貌,形容气魄大。 表示君子宽容而有气量。语出《书.秦誓》:“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引郑康成曰:“休休,宽容也。”明.徐咸《西园杂记.下》:“贺克恭云:‘若有一个臣

  • 抱瓮灌秋蔬

    同“抱瓮灌园”。唐李白《赠张公洲革处士》诗:“抱瓮灌秋蔬,心闲游天云。”

  • 鵷鹭班

    源见“鹭序鵷行”。指朝见帝王时按官品次序排列的群臣。明 汤式《端正好.元日朝贺》曲:“鵷鹭班文僚武僚,熊虎队龙韬豹韬。”

  • 枯鱼过河泣

    《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四》:“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作书与鲂鱮,相教慎出入。”后因以“枯鱼过河泣”表示事后悔恨或记取教训。宋黄庭坚《次韵子瞻与尧舒》:“清天行泽不汲汲,尔亦枯鱼过河泣。”亦用喻誓死奋

  • 韫椟

    同“韫椟而藏”。《剪灯新话.联芳楼记》:“久处闺闱,粗通经史,非不知钻穴之可丑,韫椟之可佳也。”【词语韫椟】   汉语大词典:韫椟

  • 肤受之诉

    《论语.颜渊》:“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邢昺疏:“皮肤受尘,垢秽其外,不能入内也。以喻谮毁之语,但在外萋斐,构成其过恶,非其人内实有罪也。”后以“肤受之诉”指谗毁之言。《二十年目

  • 薑桂之性,到老愈辣

    《宋史.晏敦复传》:“晏敦复字景初,丞相殊之曾孙。……时秦桧方力赞屈己之说,外议群起,……勾龙如渊说桧,宜择人为台官,使击去异论,则事遂矣。于是如渊、施廷臣、莫将皆据要地,人皆骇愕。”晏敦复同尚书张焘

  • 轻车熟路

    同“驾轻就熟”。宋辛弃疾《贺新郎.和徐斯远下第谢诸公载酒相访韵》词:“逸气轩眉宇。似王良,轻车熟路,骅骝欲舞。”并列 在熟悉的路上驾着轻装的车子。形容很有经验或熟悉情况,做起来很不费力。语本唐·韩愈《

  • 千孔百疮

    见“百孔千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