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说李阳

说李阳

世说新语.规箴》:“王夷甫妇,郭泰宁女,才拙而性刚,聚敛无厌,干豫人事。夷甫患之而不能禁。时其乡人幽州刺史李阳,京都大侠,犹汉之楼护(注:护字君卿,为京兆吏,很有能名,后为谏议大夫,天水太守,位列九卿),郭氏惮之。夷甫骤谏之,乃曰:‘非但我言卿不可,李阳亦谓卿不可。’郭氏乃小为之损。”

晋王衍字夷甫,其妻郭氏爱财,贪聚无度。王衍知妻对李阳之为人有所畏惧,故托李阳以威慑之,郭氏果稍有收敛。后因用为托他人之威以图说服于人的典故,或喻事绝不可行。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买笑缠头,而成自作之孽,太甲必曰难违;俯首贴耳,而受无妄之刑,李阳亦谓不可。”


猜你喜欢

  • 歧路亡羊

    比喻事理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因而找不到真理。杨朱的邻居跑失了一只羊,不但他们全家出动,而且还请杨朱的仆人也一块去找。杨朱问道,跑了一只羊,怎么要那么多人去找。邻居说,岔路太多。一会儿,人们纷纷回

  • 老马知道

    同“老马识途”。唐杜甫《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诗之一:“老马夜知道,苍鹰饥著人。”【词语老马知道】  成语:老马知道

  • 一呼百诺

    一声呼唤,百人应诺。形容仆役众多,权势很盛。元代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二折:“堂上一呼,阶下百诺。”清代孔尚任《桃花扇.哭主》:“罗公独坐当中,一呼百诺,掌着生杀之权。”并列 诺,答应。一人呼喊,百人应

  • 张仪璧

    同“张仪韫璧”。明梅鼎祚《玉合记.拒间》:“曾盗张仪璧,还装陆贾金。”

  • 玉楼作记

    同“玉楼受召”。明沈鲸《双珠记.夫妻永诀》:“素不忤三章五典,谁知作五刑魅宰!莫不是玉楼作记,天上有人催?”

  • 卞庄子刺虎

    《史记.张仪列传》:“亦尝有以夫卞庄子刺虎闻于王者乎?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一举果有双虎之

  • 雉驯

    同“驯雉”。明海瑞《知县参评》:“履中牟之境而见雉驯之休,则知鲁恭之政矣。”【词语雉驯】   汉语大词典:雉驯

  • 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文大意是:“道”,能解的,它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名”,能叫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无名”是天

  • 邯郸失步

    同“邯郸学步”。《隋书.王贞传》:“适鄢 郢而迷途,入邯郸而失步。”

  • 王猷爱竹

    源见“子猷惜此君”。指情怀高雅。元顾瑛《和岳季坚韵》:“王猷爱竹非无宅,山简观鱼别有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