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赋囚山”。用称隐居山野不得志的士人。元王恽《杂言寄中隐奉别后一粲》诗:“故园风物信如旧,柳子初岂为山囚?”【词语山囚】 汉语大词典:山囚
源见“同舟共济”。比喻共同渡过困难。廖仲恺《辞财政部长职通电》:“诸公热诚毅力,十倍仲恺,当有善法,济此艰难。庶几风雨同舟,危亡共拯。”偏正 在风雨中同船渡河。比喻共同度过的难关。语本《孙子·九地》:
同“鹅池平蔡”。宋张榘《瑞鹤仙.次韵陆景思喜雪》词:“看鹅池夜渡,黎明飞捷,儿辈惛惛未觉。”
源见“韩康卖药”。非,相当于“否”。谓欲逃名而不能。宋陆游《老境》诗:“堪笑街头小儿女,问予君是伯休非?”
源见“张融船”。将船置于岸上当住屋。借指住处简陋。清归庄《别故庐诗》之三:“仙子壶中地,高人岸上船。”
源见“乘槎”。借指使臣。清黄遵宪《岁暮怀人》诗:“释之廷尉由参乘,博望封侯自使槎。”
《隋书.沈光传》:“光少骁捷……初建禅定寺,其中幡竿高十余丈,适遇绳绝,……光以口衔索,拍竿而上,直至龙头。系绳毕,手足皆放,透空而下,以掌拒地,倒行数十步,观者骇悦,莫不嗟异,时人号为‘肉飞仙’。”
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孽臣奸隶,蠹居棋处。”奸臣恶吏如蠧居棋布一样。喻邪恶之徒深入社会,散布各处。主谓 比喻坏人隐蔽深,分布广。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孽臣奸隶,~,摇毒自防,外顺内悖。”※
同“毕娶”。唐元结《招陶别驾家阳华作》诗:“无或毕婚嫁,竟为俗务牵。”唐韩愈《县斋有怀》诗:“官租日输纳,村酒时邀迓;闲爱老农愚,归弄小女姹。如今便可尔,何用毕婚嫁。”【词语毕婚嫁】 汉语大词典: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国朝自下湖南,始置诸州通判。……尝与知州争权。……然至今州郡往往与通判不和。往时有钱昆少卿者,家世余杭人也。杭人嗜蟹,昆尝求补外郡,人问其所欲何州。昆曰:‘但得有螃蟹无通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