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负米养亲

负米养亲

同“负米”。宋陆游《生日子聿作五字诗为追怀先亲》诗:“负米养亲无复日,《蓼莪》废讲岂胜悲。”


连动 比喻为人子者出门做事,按时寄款归家,以奉养父母。《孔子家语·致思》:“子路见孔子曰:‘由也事二亲之时,常食藜旧之实,为亲负米百里之外。’”《宋史·张昭传》:“躬耕负米以养亲。”△褒义。用于写孝顺。


【典源】 汉·刘向《说苑·建本》:“子路曰:‘负重道远者,不择地而休;家贫亲老者,不择禄而仕。昔者,由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实,而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没之后,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愿食藜藿为亲负米之时,不可复得也。’”《孔子家语·致思》亦载。

【今译】 孔子的弟子仲由 (字子路、季路)说:“背负重物走远路的人,顾不上选择地方才休息; 家境贫穷而敬养父母的,不会计较俸禄多少才做官。从前我侍奉二老,常常自己吃粗劣的饭菜,而从百里之外背米回来给他们吃。父母去世后,我南游楚国为官,车马众多,粮米充裕,想再回到那吃粗食为父母背米的时候,却已是不可能的了。”

【释义】后以此典指孝敬奉养父母。

【典形】 负米、负米百里、负米供亲、负米归、负米养亲、恨深负米、华毂之哀、季路孝、南游之叹、负米万里、贫负米、负米勤。

【示例】

〔负米〕 宋·苏轼《伯父送先人下第》之十一:“乞墦何足羡,负米可忘艰。”

〔负米百里〕 清·顾炎武《吴兴行赠归高士祚明》:“高堂有母儿一人,负米百里伤哉贫。”

〔负米养亲〕 宋·陆游《生日子聿作五字诗为追怀先亲》:“负米养亲无复日,蓼莪废讲岂胜悲。”

〔恨深负米〕 唐·杨炯《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恨深负米,荣暨击钟。”

〔华毂之哀〕 南朝梁·江淹《萧太傅谢追赠父祖表》:“虽惭曾舆乔木之敬,实抱仲路华毂之哀。”

〔季路孝〕 金·元好问《送钦叔内翰》之二:“古称季路孝,负米曾百里。”

〔南游之叹〕 唐·骆宾王《上吏部裴侍郎书》:“见高堂九仞,曾参负北向之悲; 积粟万钟,季路起南游之叹。”


猜你喜欢

  • 一身二任

    一人而能担当起两方面的任务。《汉书.王言传》:“诸侯骨肉,莫亲大王。大王于属则子也,于位则臣也,一身而二任之责加焉。”主谓 一人承担两种任务。语本《汉书·王吉传》:“诸侯骨肉,莫亲大王,大王于属则子也

  • 金穴铜山

    《后汉书.郭皇后纪》:“郭后弟况迁大鸿胪。帝(光武帝刘秀)数幸其第,会公卿诸侯亲家饮宴,赏赐金钱缣帛,丰盛莫比。京师号况家为金穴。”《汉书.佞幸传.邓通传》:“上(汉文帝)使善相人者相通,曰:‘当贫饿

  • 鲛珠

    源见“鲛人泣珠”。传说中鲛人泪珠所化的珍珠。清刘大櫆《山中与诸昆及王设参谢师其夜韵》诗:“日落沉鲛珠,月升荐和璧。”亦比喻眼泪或似珠之物。宋刘辰翁《宝鼎现.丁酉元夕》词:“灯前拥髻,暗滴鲛珠坠。”明唐

  • 泗滨

    源见“泗石”。指用泗滨石作的磬。宋王禹偁《笙磬同音诗》:“谁将嶰谷韵,潜合泗滨风。”【词语泗滨】   汉语大词典:泗滨

  • 菟裘

    春秋鲁国地名。《左传.隐公十一年》:“隐公曰:‘使营菟裘,吾将老焉。’”后世因以“菟裘”指退隐养老的地方。【词语菟裘】   汉语大词典:菟裘

  • 踊贵屦贱

    《左传.昭公三年》:“公笑曰:‘子近市,识贵贱乎?’(晏子)对曰:‘既利之,敢不识乎?’公曰:‘何贵何贱?’于是景公繁于刑,有鬻(yù卖)踊(yǒng受过刖刑者穿的鞋)者,故对曰:‘踊贵屦贱。’景公为

  • 襦袴咏

    同“襦袴歌”。宋陆游《汪茂南提举挽词》:“小试襦袴咏,遂辞鵷鹭行。”

  • 鸣凤托高梧

    同“鸣凤栖梧桐”。唐李白《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诗:“鸣凤托高梧,凌风何翩翩!”

  • 支子

    古代宗法制度,嫡长子称宗子,其余嫡出庶出称“支子”。《礼记.曲礼下》:“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仪礼.丧礼》疏:“支子,第二以下庶子也。不言庶子云支子者,若言庶子,妾子之称,是以变庶言支。支者,取

  • 望帝啼鹃

    汉.扬雄《蜀王本纪》:“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濩,后者名鱼凫……后有一男子名曰杜宇,从天堕止朱提(地名)。有一女子名利,从江源(地名)井中出,为杜宇妻。乃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望帝以鳖灵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