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蹇谔之风

蹇谔之风

正直敢言的作风。刘备取荆州之后,率兵入蜀,庞统随行,多出奇策,刘备依其计诱斩刘璋手下猛将杨怀、高沛,引兵向成都,所过辄克。在涪大会诸将置酒作乐,并对庞统说:“今日之会,可说是很高兴了。”庞统却直言说:“攻打别人之国而以为欢,不是仁者之兵啊。”刘备有些醉了,大怒说:“往初周武王伐纣,仍然不废歌舞,难道也是不仁义之人吗?你所说很不恰当,应该赶紧离开这儿。”刘备不久便后悔,又把庞统请回来,并问他道:“刚才所论,谁对谁错!”庞统回答道:“你我都错了。”刘备大笑,和好如初。晋朝史学家习凿齿对此感叹道:“刘备袭夺刘璋之地,以成大业,负信违情,德义俱失,虽然功业由此大盛,也应为此感伤,犹如割断手指以保全躯体,这有什么可高兴的呢?庞统担心刘备泄漏内心秘密,又预知刘备必会醒悟,所以毫不客气地指出刘备过失,显出他正直敢言的作风。”

【出典】:

三国志·蜀书·庞统传》裴松之注引习凿齿曰卷37第956页:“今刘备袭夺璋土,权以济业,负信违情,德义俱愆,虽功由是隆,宜大伤其败,譬断手全躯,何乐之有?庞统惧斯言之泄宣,知其君之必悟,故众中匡其失,而不修常谦之道,矫然太当,尽其蹇谔之风。”

【例句】:

晋书·王雅传论》:“史臣曰:‘爰在中兴,玄风滋扇,溺王纲于拱默,挠圆步于清虚,骨骾蹇谔之风盖亦微矣。’”


偏正 刚直敢言的风范。《三国志·蜀书·庞统传》:“吾从中匡其失,而不修常谦之道,矫然太当,尽其~。”△褒义。多用于写人品方面。也作“謇谔之风”。


【词语蹇谔之风】  成语:蹇谔之风汉语词典:蹇谔之风

猜你喜欢

  • 我心匪石

    匪:同“非”,不是。 我的心不是一块石头。 意谓胸有主见,不任人转移。语出《诗.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唐.白行简《石韫玉赋》:“爱而不见,虽类怀宝迷邦;和而不同,终辨我心匪石。”

  • 三年不飞

    源见“一鸣惊人”。喻平时默默无闻。清 丘逢甲《以摄影法成澹定村心太平草庐图张六士为题长句次其韵》:“三年不飞亦已矣,岂有一举能冲天。”

  • 曙后星孤

    唐.孟荣《本事诗.征咎》:“崔曙进士(崔曙,定州人,开元年间进士及第)作《明堂火珠诗试帖》,曰:‘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当时以为警句。及来年,曙卒,唯一女名星星。人始悟其自谶也。”此事又见《太平广

  • 刻骨铭心

    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后以“刻骨铭心”谓永志不忘。元刘致《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万万人感恩知德,刻骨铭心。”见“铭心刻骨”。唐晓玲《单教楼里的皮尔·卡丹们》:“留吧

  • 寒谷鸣律

    源见“邹衍吹律”。用以借喻夫妇之间的依存关系。南朝 宋颜延之《秋胡行》:“椅梧倾高凤,寒谷待鸣律。”

  • 平地青云

    唐曹邺《杏园宴呈同年》诗:“一旦公道开,青云在平地。”后以“平地青云”比喻境况突然好转,顺利无阻地达到很高的地位。金元好问《送端甫西行》诗:“渭城朝雨三年别,平地青云万里程。”并列 青云,高空,比喻高

  • 雁沉鱼阻

    同“雁杳鱼沉”。宋晁端礼《醉蓬莱》词:“水远山高,雁沉鱼阻,奈信音难寄。”【词语雁沉鱼阻】   汉语大词典:雁沉鱼阻

  • 墦间乞人

    源见“乞墦”。指厚颜无耻乞求施舍之人。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六:“墦间乞人,望门干谒。”

  • 门第乌衣

    源见“乌衣门第”。指门第高贵。清 丘逢甲《次易实甫观察即席韵》:“门第乌衣笑王 谢,文章蝉噪薄梁 陈。”

  • 隼集陈庭

    《国语.鲁语下》:“仲尼在陈,有隼集於陈侯之庭而死,楛矢贯之,石努其长尺有咫。陈惠公使人以隼如仲尼之馆问之。仲尼曰:‘隼之来也远矣!此肃慎氏之矢也。昔武王克商,通道於九夷、百蛮,使各以其方贿来贡,使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