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车在马前

车在马前

把小马系在车后,使它习惯于大马的拉车。比喻使初学者见习。《礼记.学记》:“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孔颖达疏:马子始学驾车之时,大马驾在车前,将马子系随车后而行,故示反之,所以然者,此驹未曾驾车,若忽驾之,必惊奔,今以大马牵车于前,而系驹子后,使日日见车之行,惯习而后驾之,不复惊矣。“言学者亦须先教小事操缦之属,然后乃示其业,其道乃易成也。”


主谓 大马在前拖车。马驹系在车后,可慢慢地学拉车。比喻初学必须见习。《礼记·学记》:“始驾马者反之,~。”△用于见习方面。


【词语车在马前】  成语:车在马前汉语词典:车在马前

猜你喜欢

  • 陈娇金屋

    同“阿娇金屋”。清文廷式《贺新郎》词:“须不羡,陈娇金屋。一霎长门辞翠辇,怨君王,已失苕华玉。”

  • 三尺桐

    同“三尺焦桐”。宋苏轼《戴道士得四字代作》诗:“赖此三尺桐,中有山水意。”【词语三尺桐】   汉语大词典:三尺桐

  • 珠履三千

    珠履(lǔ吕):用针线缝上珍珠的鞋子。此典指楚国春申君黄歇有门客三千,上等宾客都穿着缝有珍珠的鞋子。后以此典比喻豪门食客、宾客众多,穿戴豪华。春申君(?——前238年),姓黄名歇,战国时楚国贵族。楚考

  • 三千击浪

    《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庄周在《逍遥游》篇中,描写大鹏鸟迁徙南冥时,气势磅礴,能扶摇直上飞腾,能水击三千里。后用为比喻壮举之典。唐.李隆基《巡省途次上党旧宫赋》:“三千初击浪

  • 习而不察

    同“习焉不察”。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口传心授,依样胡卢,求其师不甚谬,则习而不察,亦可以混过一生。”见“习焉不察”。清·陈确《仆说》:“而习俗久蔽,尽有极异常之事,而~,反视为平常。”【词语习

  • 怨红绡帕

    同“锦书封泪”。清 张尔田《三姝媚.中秋夜感遇》词:“春老兰情衰谢,叹旧箧题香,怨红绡帕。”

  • 卧雪

    《后汉书.袁安传》李贤注引《汝南先贤传》:“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饿,不宜干(求取

  • 龙鹄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四:“古徐国宫人,娠而生卵,以为不祥,弃之水滨。有犬名‘鹄苍’,衔卵以归,遂生儿。为徐嗣君。后鹄苍临时,生角而九尾,实黄龙也。”后因以“龙鹄”指龙。晋王嘉《拾遗记.方丈山》:“莎萝

  • 扪虱倾谈

    同“扪虱而谈”。周恩来《送蓬仙兄返里有感》诗之一:“扪虱倾谈惊四座,持螯下酒话当年。”

  • 徙牛屋

    《世说新语.雅量》:“褚公(裒)于章安令迁太尉记室参军,名字已显而位微,人未多识。公东出,乘估客船,送故吏数人,投钱唐亭住。尔时吴兴沈充为县令,当送客过浙江,客出,亭吏驱公移牛屋下。……公言色无异状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