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邓攸无子

邓攸无子

晋书.邓攸传》载:邓攸,字伯道,西晋 永嘉末年,因避石勒兵乱逃难到江南。南逃时,步行,担其儿及侄儿。途中屡遇险,度难两全,乃弃去儿子,保全了侄儿,后竟无嗣。东晋时,官至尚书右仆射。后以“邓攸无子”谓无子嗣。唐元稹《三遣悲怀》诗之三:“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典源】 《晋书·良吏列传·邓攸传》:“石勒过泅水,(邓)攸乃斫坏车,以牛马负妻子而逃。又遇贼,掠其牛马,步走,担其儿及其弟子绥。度不能两全,乃谓其妻曰:‘吾弟早亡,唯有一息,理不可绝,止应自弃我儿耳·幸而得存,我后当有子。’妻泣而从之,乃弃之。攸弃子之后,妻不复孕。过江,纳妾,甚宠之,讯其家属,说是北人遭乱,忆父母姓名,乃攸之甥。攸素有德行,闻之感恨,遂不复畜妾,卒以无嗣。时人义而哀之,为之语曰:‘天道无知,使邓伯道无儿。’”

【今译】 晋代邓攸字伯道,曾被裹于石勒乱军中,后携妻与子而逃,遇强盗抢去牛马,步行担着其子及弟弟的儿子,考虑无力两全,与妻子商量弃去己子而带弟弟之子继续逃亡。以后妻子不再生育,纳一妾又是自己甥女,因而再不纳妾,终于无子,当时人都为他感叹,说:“老天没有眼,使邓伯道没有儿子。”

【释义】 后以此典指无子或子亡。

【典形】 伯道伤无嗣、伯道无儿、邓攸无子、孤单同伯道、哭邓攸、无儿悲邓攸、无儿老邓攸、邓家无子、邓攸身、伯道暮年、伯道子孙无。

【示例】

〔伯道伤无嗣〕 清·黄景仁《思旧篇》:“一生伯道伤无嗣,四壁相如尚有妻。”

〔伯道无儿〕 唐·杜牧《重到襄阳哭亡友》:“故人坟树立秋风,伯道无儿迹更空。”

〔邓攸无子〕 唐·元稹《遣悲怀》:“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孤单同伯道〕 唐·白居易《阿崔》:“孤单同伯道,迟暮过商瞿。”

〔哭邓攸〕 清·王紫绶《哭师》:“凭将夫子呼杨震,不见藐孤哭邓攸。”

〔无儿悲邓攸〕 唐 ·元稹 《阳城驿》:“有鸟哭杨震,无儿悲邓攸。”


【词语邓攸无子】  成语:邓攸无子汉语词典:邓攸无子

猜你喜欢

  • 磨涅

    源见“磨而不磷,涅而不缁”。比喻所经受的考验、折磨或外界的影响。宋林希逸《代陈玄谢启》:“磨涅岂无,恪守磷缁之训;方圆俱可,肯贻卿皂之讥。”清王晫《今世说.赏誉》:“故能居磨涅之中,而无缁磷之损。”【

  • 寒谷

    参见:暖气寒谷【词语寒谷】   汉语大词典:寒谷

  • 长门不惜金

    同“长门买赋”。唐虞世南《怨歌行》:“掖庭羞改画,长门不惜金。”

  • 越乡忧

    源见“庄舄越吟”。喻指思乡的愁怀。唐孟浩然《陪张丞相登嵩阳楼》诗:“独步人何在?嵩阳有故楼……客中遇知己,无复越乡忧。”

  • 开门见雀罗

    源见“门可罗雀”。形容失意冷落。唐刘长卿《同姜浚题裴式微余干东斋》诗:“散轶看虫蠹,开门见雀罗。”

  • 笔下生花

    源见“梦笔生花”。谓善于写文章。《花城》1980年7期:“你们这些笔下生花的文人墨客,调查只不过是为现成的观点抓例子罢了。”偏正 比喻文章写得十分优美。柳建伟《逝水而去》:“我那份自传需要润润色,就看

  • 睢水英雄

    《史记.项羽本纪》:“汉卒皆南走山,楚又追击至灵壁东睢水上。汉军却,为楚所挤,多杀,汉卒十余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秦末,楚汉争夺天下,战斗十分激烈,楚军攻克彭城,乘胜追击汉军到瀔水和泗水,再追

  • 钟期流水

    源见“伯牙鼓琴”。谓好友知音。清袁枚《与李松圃郎中》书:“从来文字之交,往往比骨肉妻孥尤为关切,古之人钟期流水,庄 惠 濠梁,何以加焉。”

  • 卧雪袁安

    源见“袁安高卧”。指居贫而坚守操节的人。清端木埰《百字令.和芋亭》词:“输与卧雪袁安,衡门悄掩,选韵闲中乐。”

  • 杨叶百穿

    源见“百步穿杨”。形容射术高超。亦比喻料事或谋划极其准确。唐刘禹锡《寄和东川杨尚书慕巢》诗:“杨叶百穿荣会府,芝泥五色耀天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