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难兄难弟

难兄难弟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之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刘孝标注:“一作‘元方难为弟,季方难为兄’。”意谓元方卓尔不群,他人难为其兄;季方也俊异出众,他人难为其弟。后遂以“难兄难弟”指兄弟两人才德俱佳,难分高下。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四:“若二人(窦臮、窦永)者,游艺绝伦,友谊尤笃,真难兄难弟哉!”明谢谠《四喜记.双桂联芳》:“天马步瀛洲,恩赐黄封杏花酒。喜难兄难弟,并占鳌头。”亦用于讥讽两者同样低劣。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门阀观念》:“但这种东西,在今天看来,和南北朝时代的四六骈文,明 清时代的八股文,其实是难兄难弟。”


并列 指兄弟两人德才都很好,很难分出高下。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儒林外史》49回:武正宇道:高老先生原是老先生同盟,将来自是~可知。△褒义。多用于表示两人的才识、品德都受人敬重。也作“难弟难兄”。


【典源】《世说新语·德行》:“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今译】 后汉陈纪 (字元方) 的儿子陈群 (字长文) 才能卓异,与陈谌 (字季方) 的儿子陈忠 (字孝先) 互相议论自己父亲的功德,争执不下,一同去问祖父陈寔 (号太丘),陈寔说:“元方好得做兄长难,季方好得做弟弟难。’”

【释义】 后以此典称誉人兄弟德行才学俱出众。

【典形】 大难、二难、难弟、难弟难兄、难兄、难兄难弟、难兄弟、二难兄。

【示例】

〔大难〕 宋·陈与义《元方用韵见寄次韵》:“大难词源三峡流,小难诗不数徐州。”

〔二难〕 唐·包何《和苗员外寓直中书》:“朝列称多士,君家有二难。”

〔难弟〕 元·耶律楚材《赠贾非熊抟霄》:“二陆尊贤擅美声,月评难弟亦难兄。”

〔难弟难兄〕 宋·李清照《贺人孪生启》:“既系臂而系足,实难弟而难兄。”

〔难兄〕 宋·张元千《张丞相生朝二十韵》:“诞辰尊奉母,善颂及难兄。”

〔难兄难弟〕 宋·张元干《奉送李叔易博士被召》:“难兄难弟实间出,直欲并驾仍齐驱。”


【词语难兄难弟】  成语:难兄难弟汉语词典:难兄难弟

猜你喜欢

  • 借荆州

    《三国志.吴书.鲁肃传》:“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汉晋春秋》曰:“吕范劝留(刘)备,肃曰:‘不可。将军虽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实重,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备,使抚安之

  • 百发穿杨

    源见“百步穿杨”。形容射术高超。亦戏称中选为婿。唐刘商《赋得射雉歌送杨协律表弟赴婚期》:“六艺从师得机要,百发穿杨含绝妙。白羽风驰碎锦毛,青娥怨处嫣然笑。”

  • 识荆州

    同“识荆”。清李渔《怜香伴.惊飓》:“地主殷勤,才识荆州,便劳北海开樽。”

  • 骑扬州鹤

    同“骑鹤上扬州”。清黄遵宪《番客篇》:“富贵归故乡,比骑扬州鹤。岂不念家山,无奈乡人薄。”【词语骑扬州鹤】  成语:骑扬州鹤汉语大词典:骑扬州鹤

  • 龟毛

    同“龟毛兔角”。元袁桷《杨花曲》:“辛勤掇拾不敢弃,愿刮龟毛同作毡。”【词语龟毛】   汉语大词典:龟毛

  • 散萤

    《隋书.炀帝纪》:“大业十二年……五月壬午,上于景华宫征求萤火,得数斛,夜出游山,放之,光遍岩谷。”隋炀帝生活奢靡腐败,屡有荒唐之举,大业十二年夏五月,在东都洛阳景华宫时,向民间征集萤火虫数斛。夜间出

  • 成卢

    源见“百万呼卢”。指赌博获胜。清吴伟业《哭志衍》诗:“绝叫忽成卢,众手皆敛却。”【词语成卢】   汉语大词典:成卢

  • 一枝春信

    源见“陆凯传情”。指梅花开放的春讯。宋吴澄《题和靖观梅图》诗:“一枝春信到孤山,冰雪肌肤不觉寒。”【词语一枝春信】  成语:一枝春信

  • 就正

    《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后以“就正”谓向人求教,以匡正学识、文章的讹误。明方孝孺《与陈敬斋书》:“某往岁尝获与进,遂以拙稿就正焉。”【词

  • 涓埃

    涓是细流,埃为轻尘,以比喻微末。杜甫《野望》诗:“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词语涓埃】   汉语大词典:涓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