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青紫拾芥

青紫拾芥

青紫:汉朝官制规定:丞相、太尉佩金印紫授,御史大夫佩银印青授,皆属级别最高的官位,后以“青紫”指代高官尊位。拾芥:拾取地上的草芥,比喻轻易得到。夏侯胜字长公,东平(今山东东平东)人,官长信少府、太子太傅。他在讲授经术时,常告诫门生:“文人必须学通儒家经术,这样做高官就像弯腰拾取小草一样容易。学得不好,就不如回家去种地。”后以此典咏因才学贯通而易得官位。

【出典】:

汉书》卷75《夏侯胜传》3159页:“始,(夏侯)胜每讲授,常谓诸生曰:‘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学经不明,不如归耕。”颜师古注曰:“地芥谓草芥之横在地上者。俯而拾之,言其易而必得也。青紫,卿大夫之服也。”

【例句】:

南梁·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辎軿青紫,如拾地芥,而惰游废业,十室而九。”南梁·王僧孺《答江琰书》:“献书尽先贤之德,作颂罄前皇之美,岂不俯拾青紫,坐享大夫?” 隋·卢思道《北齐兴亡论》:“取晋阳如拾芥。” 唐·骆宾王《叙寄员半千》:“钓名劳拾紫,隐迹自谈玄。” 唐·高适《奉酬北海李太守》:“从此日闲放,焉能怀拾青。” 唐·孟郊《擢第后东归书怀》:“松萝虽可居,青紫终当拾。” 唐·沈既济《枕中记》:“吾尝志于学,富于游艺,自惟当年青紫可拾。” 宋·范成大《次韵知府王仲行》:“府公文章公,青紫拾芥取。” 明·高启《赠薛相士》:“公卿可俯拾,岂数尚书郎。” 清·唐孙华《国学进士题名碑》:“惟工帖括取青紫,常嗤月露空吟哦。” 清·赵翼《放歌行》:“少年鼻息冲云汉,唾手便思拾青紫。” 清·黄遵宪《述怀再呈霭人樵野丈》:“宪也少年时,谓芥拾青紫。”


【词语青紫拾芥】  成语:青紫拾芥汉语词典:青紫拾芥

猜你喜欢

  • 梓人

    古代的木工。《周礼.考工记》:“攻木之工:轮、舆、弓、庐、匠、车、梓。”唐代孔颖达疏:“梓人为饮器及射侯之等。”后世又称建筑工为梓人。唐代柳宗元《梓人传》:“裴封叔之弟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字

  • 鲸音

    源见“蒲牢”。指洪亮的钟声。元宋褧《鄱阳萧性渊能鼓琴琴号霜钟是其曾大父宋南渡时所畜者其家上世善琴云》诗之二:“不似琵琶不似筝,鲸音历历似秋清。”按,琴号霜钟,故以鲸音喻琴音。明张经《烟寺晚钟》诗:“鲸

  • 沂咏

    同“沂水弦歌”。金周昂《早春》诗:“幸可追沂咏,何劳费越吟?”【词语沂咏】   汉语大词典:沂咏

  • 闭孙生户

    源见“悬梁刺股”。谓闭门安心读书。明谢谠《四喜记.诗礼趋庭》:“喜儿曹聪明天赋,潜心静闭孙生户,更须学悬梁刺股。”

  • 冬烘先生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误放》:“郑侍郎熏主文,误谓颜标乃鲁公(颜真卿)之后。时徐方未宁,志在激动忠烈,即以标为状元。谢恩日,从容问及庙院。标曰:‘寒畯也(寒畯,贫穷的读书人。畯音jùn),未尝有庙院。

  • 谈天口

    源见“邹衍谈天”。指能言善辩的口齿。宋苏轼《洞庭春色》诗:“须君滟海杯,浇我谈天口。”明王问《驻云飞.吊古》曲:“地割鸿沟,千古英雄项与刘。说士谈天口,战士屠龙手。”

  • 髭撚

    同“撚须”。清李渔《意中缘.露丑》:“我则道哦韵试铿锵,却原来是髭撚太苦逼成凄响。”【词语髭撚】   汉语大词典:髭撚

  • 柯催

    同“柯烂”。宋陆游《道室秋夜》诗:“粱熟犹馀梦,柯催未毕棋。”

  • 虫臂拒辙

    源见“螳臂当车”。比喻以小敌大,力量悬殊。唐元稹《授牛元翼深冀州节度使制》:“夫以尔之材力,而取彼之凶残,是犹以火焚枯,以石压卵,虫臂拒辙,鸡肋承拳,万万相殊,破之必矣。”主谓 比喻以小敌大,力量悬殊

  • 木人歌舞

    《列子.汤问》:“王荐之曰:‘若与偕来者何人邪?’对曰:‘臣之所造能倡者。’穆王惊视之,趋步俯仰,信人也。巧夫。顉其颐,则歌合律;捧其手,则舞应节。千变万化,唯意所适。王以为实人也,与盛姬内御并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