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龙皮扇》:“元宝家有一皮扇子,制作甚质。每暑月宴客,即以此扇子置于坐前,使新水洒之,则飒然风生,巡酒之间,客有寒色,遂命撤去。明皇亦曾差中使去取看,爱而不受,帝曰:‘此龙皮扇
同“花飞茵溷”。清尤侗《贺沈贞蕤探花及第》诗:“人生赋命有虎鼠,花茵粪壤本无主。”
《晋书.帝纪.孝怀帝》:“七年春正月,刘聪大会,使帝著青衣行酒。侍中庾珉号哭,……”《左传.僖公六年》:“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绖,士舆榇。”晋孝怀帝时,刘聪僭即帝位,迁(怀)帝及惠帝羊后于平阳。又使帝
同“鸣琴化治”。明徐渭《送周县公量判南康府》诗:“鸣琴卧治正相安,忽作监侯水国弹。”
秦汉时期,御史大夫是仅次于丞相的行政长官,主要职责是监察、执法。御史等执法者佩戴法冠,冠以铁为柱,故称铁冠。西汉宣帝时,京兆尹张敞的弟弟张武被任命为梁王相。当时梁王骄横,梁地依仗权势横行不法的人很多,
《国语.鲁语下》:“吴伐越,堕会稽,获骨焉,节专车。……客执骨而问曰:‘敢问骨何为大?’仲尼曰:‘丘闻之,昔禹致群神於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此为大矣。’……”孔子能引经据典解释
《汉书.翟方进传》:“宗室之俊有四百人,民献仪九万夫。”民之仪谓贤人。旧以“献仪”比喻进贤。【词语献仪】 汉语大词典:献仪
同“莱衣彩戏”。清张问陶《送韩树屏侍御省亲归长寿即题秋江归棹图》诗:“叹我潘舆方送别,羡君莱彩去承欢。”
南朝 梁任昉《述异记》卷上:“信安郡 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复时人。”后因以
和尚穿的袈裟的别称。袈裟是集许多长方形布块缝制而成,宛如一块块水田,故称“水田衣”,又称“稻田衣”,“田相衣”。清代钱大听《十架斋养新录》卷十六:“释子以袈裟为水田衣,今杭州神尼塔下,有唐代杭州刺史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