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隋珠弹雀”。宋 程正同《思越人.题挟弹人簇》词:“曾把隋珠抵鹊来,拓弓花下不虚开。醉馀戏把行人弹,堪笑齐王谩筑台。”
同“伏青蒲”。宋 毛幵《满江红.送施德初》词:“东 马 严 徐,名籍甚、西京人物。谁不羡、伏蒲忠鲠,演纶词笔?”
源见“杖家”。代称八十岁。清赵翼《初用拐杖》诗:“我年届杖朝,卅载林下叟。”【词语杖朝】 汉语大词典:杖朝
只有圣人才能了解圣人,只有贤人才能了解贤人。 表示只有志同道合的人,才能彼此相知。语出汉.王符《潜夫论.本政》:“同明相见,同听相闻,惟圣知圣,惟贤知贤。”也引作〔惟贤知贤,惟圣知圣〕。《三国志.魏
同“濯缨”。宋赵彦端《瑞鹧鸪》词:“江上扁舟停画桨,云间一笑濯尘缨。”宋曹冠《水调歌头.游燕赏潭洞》词:“濯尘缨,挥羽扇,快熏风。因思往古游者,清兴与今同。”
源见“赤雀衔书”。传说中赤雀所衔的丹书。后泛指重要的史籍文献。《北齐书.樊逊传》:“昔百里相秦,名存雀箓;萧 张辅沛,姓在河书。”【词语雀箓】 汉语大词典:雀箓
同“三献玉”。荆山,代指荆山之玉。宋陈师道《何复教授以事待理》诗:“三献荆山时未识,一鸣齐鸟众方惊。”
源见“剪发待宾”。谓贤母教子有方。元秦简夫《剪发待宾》三折:“着人道娘教子,我为你后人说,陵母伏剑,陶母邀宾,孟母三移。”【词语陶母邀宾】 成语:陶母邀宾汉语大词典:陶母邀宾
旧时形容勇于打抱不平的正义行动。语出元.杨显之《酷寒亭》楔子:“这个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则是误伤人命。”元.张国宾《合汗衫》四折:“自从那日张员外家赍发了我的盘缠,迭配沙门岛去。幸得彼处上司道我是个
《庄子.达生》:“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后以“昭然若揭”形容真相毕露,清清楚楚。清 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一:“子误子之误,昭然若揭矣。”主谓 昭然,清楚明白的样子;揭,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