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铁体”。指元末明初作家杨维桢的诗歌风格。杨维桢(1296-1370年),字廉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元泰定进士。任天台县尹、钱清场盐官、江西儒学提举等。至正年间寓钱塘(今浙江杭州),后定居松
同“凤毛”。唐岑参《送张郎中赴陇右觐省卿公》诗:“中郎凤一毛,世上独贤豪。”
形容能言善辩,娴于辞令。《史记.留侯世家》:“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
同“桃花源”。唐汪遵《东海》诗:“同作危时避秦客,此行何似武陵滩?”【词语武陵滩】 汉语大词典:武陵滩
同“分茅列土”。《商君书.赏刑》:“汤与桀战于鸣条之野,武王与纣战于牧野之中,大破九军,卒裂土封诸侯。”
唐 冯贽《云仙杂记》卷四载:唐贾岛常于每年除夕,取自己当年诗作,祭以酒脯而自勉。后因以“祭诗”为典,表示作者自祭其诗藉以自慰。宋戴敏《壬寅除夕》诗:“杜陵分岁了,贾岛祭诗忙。”【词语祭诗】 汉语大
同“璧合珠联”。《晋书.陆云传论》:“千条析理,则电坼霜开;一绪连文,则珠流璧合。”
源见“桀犬吠尧”。称臣仆或奴才为维护主子攻击好人。宋岳珂《桯史.楚齐僭册》:“余尝得其二册文,为删其吠尧者而剟录之。”【词语吠尧】 汉语大词典:吠尧
源见“陈蕃榻”。解下所悬之榻。表示礼待贤士嘉宾。明陈所闻《一枝花.送马元赤之蜀兼寄何别驾仁仲》套曲:“多应他陈蕃下榻,肯教你王粲登楼。”【词语陈蕃下榻】 成语:陈蕃下榻汉语大词典:陈蕃下榻
看到名字就想到名子的含义。后来也比喻做出某种结论或解释是理所当然的。王昶(?-259年),字文舒,太原晋阳(今山西晋阳)人。曹丕在东宫时,为中庶子。曹丕即位,迁兖州刺史。明帝时加扬烈将军。齐王曹芳时和